作者:
gk1329 2019-01-10 20:19:57材料系畢業快20年惹
據小弟以前所唸
冷軋一般是做條狀或片狀
用以連續生產
要怎麼成形成a柱
我有點懷疑是不是記者搞錯
應該是冷沖成形
還是冷軋後再熱沖成形
一般提強度的方法
有幾種
利用高参雜或特定元素
來阻止材料內部差排移動
差排移動也是金屬
能變形不會直接斷裂的主要原因
淬火
讓金屬快速冷卻
使金屬內部結晶來不及長大
形成很多晶格方向不同的小結晶
這也是為了阻止差排移動
因為差排遇到晶界就過不去了
鍛造
利用外力
提前先讓差排移動到
不太能動的狀態
以讓強度提高
以上方法都能讓金屬強度提高
但缺點就韌性就變低了
也就是變形吸收衝擊的能力
其它還有提高韌性的方法
但小弟覺得
新聞重點應該是
馬自達把高強度鋼材的成形成本降低了
或是一樣的製程
把鋼材強度提高了
不過強度提高
為減重
用料變薄了
整體強度還是沒變高
重量變輕可能省油一些
但車重輕對撞也吃虧些
不管如何
小弟覺得用強度多少的鋼
只是噱頭
看看就好
重點還是測撞
你造的像坦克
測撞死光光
一樣不行
※ 引述《hugh509 ((0_ 0))》之銘言:
: 我不是專業的有錯可以指教
: "軋製"通常是指胚料的成形
: "鍛造"用在料比較厚實的零件
: "沖壓"薄型板金的成形
: 實際上三者原理非常相似
: 就是利用金屬可塑性
: 通過外力去擠壓讓金屬成形
: 汽車的車體結構通常是用沖壓(Stamping)
: 熱跟冷哪個比較好喔?
: 各有優缺點,可以混著用
: 熱的可以加工高強度原材
: 你沒看過鐵匠打鐵不加熱的吧
: 而冷的不只尺寸好控,表面好
: 也可以提升材料強度
: 不過為了將高強度原材成形
: 汽車界應該是走向熱沖壓
作者: markelf 2019-01-11 08:35:00
鋼材哥其實根本不懂別人在互相論戰的學理內容到底是什麼吧,只是剛好站在其中一方就自以為有理在臭嘴另一方而已吧,或者開始就擺明來亂的,改名亂小臭嘴哥還差不多
作者:
hyhy (hy)
2019-01-10 20:26:00推倒數第二段 各廠家的高剛性鋼材我也覺得是為了重量和體積
哇嗚 覺得用強度多少的鋼只是噱頭 這話你敢在進口版講?幫補血
作者:
nctufish (暫 別 校 園)
2019-01-10 20:31:00進口版當然只服撞測成績
我再去看了一下官方新聞稿是要講冷衝壓沒錯~然後1310MPa鋼板也是用冷軋的還好以前不是製造組(羞一直想說哪邊怪怪的,感謝gk大^^
你看錯了,是A柱內部,這是沖壓的板件沒錯。A柱一般大多是滾壓成形,或是滾壓成形+沖壓後sub assy
作者:
LuckSK (幸運的SK)
2019-01-10 20:48:00缸材哥原文丟臉丟不夠啊?
有啥丟臉?引用進口教條卻變丟臉?怎不是教義更丟臉?
作者:
wildboar (我只是說書的)
2019-01-10 20:59:00記這麼多?所以你不是當記者的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