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vfefe (covfefe)
2019-03-17 12:54:36https://tw.news.yahoo.com/自動駕駛全球實力榜:蘋果特斯拉倒數第一第二-011735676.html
全球科技公司和汽車企業都已經佈局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那麼他們的研發水平到底如何呢?最近一個第三方機構的研究報告給自動駕駛研發企業進行了一個“排行”。報告指出有三家公司處於領先優勢,但是特斯拉、蘋果等知名公司卻遠遠落後於同行水平。
美國行業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的一項新研究將三家公司評為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汽車和卡車的開發和盈利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
第一名是谷歌兄弟公司Waymo,該公司改裝了克萊斯勒的車型,並且準備在美國密歇根州南部的工廠組裝自動駕駛汽車。Waymo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有十年時間,測試里程數在行業遙遙領先。加州公佈的數據也顯示,Waymo在自動駕駛系統脫離率方面遙遙領先於對手。
排名第二的是通用汽車旗下的巡航自動化(Cruise Automation)公司,該公司承諾,今年將有自動駕駛汽車投入商業服務。
排名第三的是福特,該公司一直保持著相對低調的姿態,同時制定了強有力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和商業計劃。
這項研究根據10個標準對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的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排名,這些指標中包括了從技術能力到他們是否有關於如何在自動駕駛汽車上賺錢的商業計劃。
按照一百分的滿分計算,上述三家領先公司的分數分別是:
Waymo得86.7分,通用得到86.6分,福特公司則是84.2分。
要知道這些領先者到底有多大的領先優勢,作為參考,接下來三家公司分別是底特律的供應商Aptiv(前德爾福公司)(75.5歲)、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74.2歲)和德國大眾集團(73.8歲)。
這項調查並沒有預測誰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領先製造商,也沒有預測誰將從自動駕駛技術中賺到最多的錢。之前,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預測稱,自動駕駛汽車及其提供的服務將會帶來十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Navigant公司高級分析師阿布薩米德(Sam Abuelsamid)說:
“這項研究著眼於哪些公司最有準備將這項技術商業化,並將其應用於現實世界。通用汽車和Waymo在開發這項技術和擁有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方面走得最遠。”
“福特並不想成為第一個進入市場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專門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合適的業務,而不是對現有車輛進行改造。”
福特汽車公司自動駕駛汽車業務首席執行官謝里夫·馬拉克比(Sherif Marakby)表示:
“我們希望完成商業案例,在2021年推出商業規模的無人駕駛汽車。”
這個報告和排行榜能夠解釋許多自動駕駛領域發生的最新新聞,比如日本本田和軟銀等外部公司已同意向通用汽車的巡航自動化公司投資高達50億美元,為什麼通用為了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而重塑了整個工程流程。以及為什麼福特要投資數億在底特律的科克敦社區開發汽車。為什麼大眾看起來如此熱衷於獲得福特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計劃(通過投資入股)。
“底特律擁有全國最集中的工程師,”美國汽車研究中心負責交通系統分析的副總裁理查德·華萊士(RichardWallace)說。“科技公司意識到有很多他們不知道的領域,他們不想真正地重新發明車輪。與汽車行業合作是更好、更快、更便宜的選項。”
最近,通用汽車宣布將自動駕駛子公司的員工人數翻一倍,從一千人增加到兩千人。另外,Waymo計劃在當地的組裝廠預計將在克萊斯勒微型車上安裝最新版本的自動駕駛系統,改裝對像也包括捷豹路虎公司的汽車。
這份研究報告顯示,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的無人車研發水平(也和寶馬公司和英特爾分享技術),只處於行業中游水平。該公司落後於大眾集團、梅賽德斯、豐田、雷諾-日產聯盟和中國百度等其他二線汽車廠商。
Navigant對寶馬-FCA-英特爾聯盟項目的評級領先於May Mobility公司、瑞典沃爾沃、法國Navya、現代集團、優步等。值得一提的是,May Mobility公司最近已經在底特律市區測試無人巴士。
在Navigant的排名中,有幾個高調的公司名字排名墊底:特斯拉和蘋果。
在部署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特斯拉公司十分積極,但是圍繞自動駕駛功能Autopilot的一系列車禍以及車主報告的問題,讓特斯拉公司在這份報告中排名倒數第二。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反复承諾,該公司真正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即將開發成功,但是這一承諾並不能打動第三方研究機構。
蘋果公司排名倒數第一,Navigant也對蘋果可能製造汽車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但表示該公司的低能耗的處理器可能非常適合應用於汽車。雖然排名倒數第一,但該公司的資源和技能仍然讓它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自動駕駛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據外媒報導,在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發布的報告中,在所有提交路測數據的無人車研發企業中,蘋果在自動駕駛系統脫離率方面排名倒數第一,換言之,蘋果的自動駕駛水平在行業內也幾乎是最差的。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這篇大致上符合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狀況, 跟在美國同事們講得差不多,
Tesla其實是技術落後者. 但為了行銷號稱全自動駕駛, 惹火不少真正在做autopilot
的工程師...很多人因為這件事從tesla粉變tesla黑.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3-17 12:56:00樓下教主
作者: fit 2019-03-17 12:57:00
那他們都買哪台自駕車?
作者:
HeHeman (酸民時代 SMSD)
2019-03-17 12:58:00都會撞靜止的工程車了,不ey
作者: catvsdog (我不能活在沒有你的程式) 2019-03-17 13:02:00
我福居然排第三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3-17 13:02:00量產車沒辦法配光達 雷達/鏡頭解析度又低才會撞帳靜止的車
作者: s605171995 2019-03-17 13:19:00
還以為是0很多的那個教主
作者: mio8390 (台北的日子) 2019-03-17 13:37:00
還不都是靠nvidia
作者:
zer0319 (弱者)
2019-03-17 13:43:00帶風向的機構吧
作者:
hugh509 ((0_ 0))
2019-03-17 13:47:00這裡的研究是指"自動駕駛",現在車廠配備level2精確說法只能算得上輔助駕駛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9-03-17 13:48:00特斯拉本身就是風向機阿~你看看!洗腦洗得多成功...
作者:
cvit (小胖豬)
2019-03-17 13:59:00有差嗎?蘋果會重新定義(自動駕駛)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08:00"這項研究著眼於哪些公司最有準備將這項技術商業化"好像沒注意到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就在嗨這份研究根本不是在比誰研發"技術"好,是在比誰人多錢多公司大可以有效推動這技術普及市場。至於誰研發實力好?這份研究根本不太在意
作者:
yyhsiu (hsiu)
2019-03-17 14:17:00vision, go-to-market strategy, partners, productionplans, technology and staying power.還是有技術在裡面啦,而且我是覺得,大部份使用者在意的不就是公司整體的執行力跟產品到底行不行嗎
作者:
lovemost (螃蟹)
2019-03-17 14:23:00歲?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27:00跟研發技術實力相關大概只佔個十分之一,這研究年年出以前早就在板上被人破解過他的排名說法了
全自動駕駛實力!=輔助駕駛實力!=你買得到的車能力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37:00原來是比誰資源多啊,那蘋果輸uber怎麼講? waymo 17年也只排第7,難道google沒錢也沒人?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43:00樓上自己去看原文,評分標準是他自己寫的可不是我亂說為何會這樣評分你該去問這研究團隊
作者:
INNBUG (最純潔的傑)
2019-03-17 14:44:00裝睡的特粉叫不醒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45:00裝瞎的黑粉更沒救。研究報告摘要不用錢就能下載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47:00報告裡面有10項標準,跟財力有關的只有一項,叫做stay power。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47:00去年我就寫過文章把他們的評分標準細項都寫出來過了
作者:
xxxcat (喵凹~~)
2019-03-17 14:47:00真的每篇都進來崩潰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48:00以為別人沒看過報告嗎...
作者:
liuche (boating)
2019-03-17 14:48:00我相信google黑科技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52:00那你能說說,technology, product capability, productquality and reliability是在評什麼鬼?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53:00其他根本都是在講公司經營跟規模,連"Vision"也拿來評分product capability跟product capability and reliability他是拿公司以前的各項產品狀況來評分,又不是拿"自駕系統"來評分,你真的有看?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55:00有技術,還要能量產甚至妥善率OK,再搭配市場銷售和生產策略,才能快速建置自駕車體系,這就是這份報告的評法。什麼比誰財大氣粗,最好有這麼簡單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56:00我不會說這樣的評分方式不好,可能在商業世界裡這樣的評分才是投資者想看到的。
作者:
iamspy (寧)
2019-03-17 14:56:00看來不少人很在意排名....消費者在意這作啥呢?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4:57:00好啦,那waymo拿第一,waymo市面上是有什麼產品? 那ube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57:00但要看這種報告首先要知道他想呈現的是什麼,太多人把這
作者:
iamspy (寧)
2019-03-17 14:57:00身為消費者...到時還不是跟現在一樣 去試乘後挑自己歡的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4:58:00靠...原來有人連Waymo現在有何自駕產品都不知道就噴了一堆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3-17 15:03:00waymo 2009就開始研究,2018年初就拿評比第一了,2018年底才有計程車隊,你跟我說說waymo在2018年初開始是有啥產品?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5:14:00噗 有自駕計程車隊才叫做有產品嗎?Waymo早在16、17年就開始有限制條件的開放民眾申請測試搭乘他們的自駕車我說你這麼多重要的資訊都不清楚,然後開始護航這項排名跟技術排名是一致的有何意義?這份研究就是給投資人看的啊他根本沒那麼在乎誰技術好誰研究領先,他更在乎的是誰比較有機會靠這項技術賺到錢。
為啥有人看個報告就崩潰成這樣,不爽自己去發個報告XD
作者:
Scape (non)
2019-03-17 15:18:00還有連Uber 有何產品都還要問?不覺得太超過了嗎?它的產品就是他的叫車服務啊,怎麼會連這都有疑問?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9-03-17 15:29:00
目前市面上能勉強稱跟自駕沾上邊的車有哪些?
作者: leemanstw (北仔) 2019-03-17 15:53:00
不能量產都是屁
作者:
eric112 (eric)
2019-03-17 15:56:00結果福特自駕到一半自動偵測即將故障自動開到修車廠
作者: catvsdog (我不能活在沒有你的程式) 2019-03-17 16:45:00
如果真能 自動偵測快故障開到修車廠 >> 半路刁車 好嗎?
作者:
lfk (吼~~)
2019-03-17 17:35:00不用看推文就知道有特粉氣pupu在噓了~任何不利特斯拉的報導就是要護航,跟最近台灣流行的韓風頗像。
作者:
ainor (><)
2019-03-17 18:13:00油車GG
作者:
qq441122 (路過的鄉民)
2019-03-17 18:23:00福特好猛ㄛ
作者: madeinheaven 2019-03-17 18:25:00
很正常啊 畢竟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死最多人
原來很多人到現在還分不清全自駕車跟輔助駕駛兩者。這兩者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是有差別的。
看看哪些廠取得州政府開放Lv4載人服務就知道技術力Waymo鳳凰城 Zoox加州第一個取得可載客服務執照
作者:
whizz (澄)
2019-03-17 21:18:00特斯拉就是個半瓶水 響叮噹~~~ 真正的掃地僧笑而不語
目前來說,純自駕車賣的是服務/技術,特斯拉賣的是車(跟能源)兩者並不相同,市場也不一樣。賣車的客戶是你我等一般消費者,賣純自駕車的客戶是計程車行、貨運業者。當然兩者技術上高度重疊,未來可以想見也會逐漸往對方靠攏。但目前要說這兩種業者誰比誰強也是張飛打岳飛。這就是這篇文章最大的問題,角色定位根本不同。不然我們也可以說waymo之流在造車與販賣上倒數。這有意義嗎?
從車廠角度看GM福特都領先沒問題,從自駕服務跟技術來看Waymo也是領先當然也沒問題啊
回樓上,當然是,只是很多酸民只是為酸而酸,跟風而不明白差異。
作者:
l6333133 (l6333133)
2019-03-18 00:01:00都無法信任至今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19-03-18 00:01:00福特有自動把車開回保養廠的功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