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議題每次吵每次都有人提出一樣的老梗問題
不過我這邊先抓出一個散播謠言的推文:
推 aimlin: 台灣空污來自電廠和工廠 八成04/10 07:18
以下資料由環保署提供,政府單位的公信力你不承認也沒辦法
PM2.5來源
車行及裸露地表揚塵: 23%
車輛: 23%
餐飲業: 8.5%
電力業: 4%
所有工業扣掉電力: 19%
這種不負責任的推文是不是可以水桶阿,這ID也不是第一次亂散播資訊了
實際上移動汙染源的控制難度和成本一定>>>>>固定汙染源 這毫無疑問
那你說豐田為什麼還在發展Hybrid?
其實這幾年豐田投資在Hybrid的金額已經少很多了....
那豐田的商業概念一直都不是做"最好開"或是"最快"或是"最先進"的車
而是做"最好賣"的車
而實際上地球上還是有很多地方電力基礎建設不足的
電力取得成本比汽油高的地方也是不少
中南美洲、非洲、東南亞開發中國家、中亞等等地區
你能想像ISIS開著電動卡車嘛?
而Hybrid提供了這些地區很好的解答
至少在二十年內,這些地區依然會有大量需求,基礎建設也沒辦法馬上到位
那至於像是台灣這種地方
電力建設充足,問題就在於都市規劃了
實際上這幾年的大樓地下停車場都有規劃個人車位的充電了
阿大家整天很喜歡幹譙台灣市容糟糕、老舊公寓違建破壞景觀
這也算是都更的動力之一吧
沒人說要一步到位變成50%電動車,10%電動車你就減少將近2%以上的PM2.5
這樣不好嘛?
而對電動車的疑慮我想過很多,不過我非常確定我新買的大樓蓋好後我會換EV
就算續航只有250km好了,我想請問一下你一生在台灣一天開超過250km的次數有多少
大多數都是在100km來回通勤的距離內吧?
當然我以前跑業務是超過100km的,可是要開到250km也是有點拚
電動車的使用方式應該是: 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都是接近滿電的狀態
跟一般燃油車需要去跑加油站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撇除掉熱效率
你說電線會有線損,那油罐車開到加油站中間就不用吃油?
光是EV單一套系統的重量到零件數量就比Hybrid有許多優勢
(我對於Toyota的Hybrid系統是很佩服,我一直在說這樣的整合程度是藝術品)
回到都市計畫
實際上都市經濟學上面永遠都是集合式住宅+蓋高最有效率
所以大都市的新重劃區你不太可能看到一狗票透天這種空間利用超沒效率的方式
只要台灣幾個大城市地越來越貴,都更帶來的整體效率就會更高
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不過我不覺得這個過程會慢到哪去。
※ 引述《fhjqwefs (Kenshin)》之銘言:
: ※ 引述《iem2000 (愛一遍 2000年 )》之銘言:
: : 一切都是商業理由...
: : 現在就是看電池發展的技術了
: : 發展的快....Tesla勝,取得汽車領導者地位
: : 發展得慢....Toyota獲得更多時間以及資金轉型,維持領導者地位
: : 只要電池電量夠,電動車可以輕易做到千匹馬力,0-100KM 2秒內,
: : 這時誰還會想去開保養超貴的汽油車?
: 就是商業理由....
: 除此之外還有普及化的賭注
: 之前在板上也討論過了
: 豐田的目標是2050零排放
: 反過來說他們敢在這30年間繼續推油電的理由
: 就是充電時間跟充電方法相較油電車的弱勢
: 一.充電時間
: 油電的汽油30公升加不到3分鐘就收工準備付錢
: 一次可以跑個大約700公里
: 電動車加到500公里請問要多久?
: 二.充電方法
: 1.去充電樁充 延續充電時間的弱勢
: 請問後面的人要等多久?尖峰時段等5台車花超過2小時
: 試問多少人可以接受?當每個小資族都有車庫自己充嗎
: 2.換電池 現在一顆相對動力不到100cc的GOGORO電池不到2kg
: 請問一顆等同1800cc的500公里電池會有多重?當每個人隨身夾取輔重機嗎
: 何時可以減輕到跟GOGORO電池一樣又一樣的價格?
: 當然在土地大人口密度低國民素養又相對高的國家
: 例如歐美紐澳他們非首都的地區 對上述的問題就比較無感
: 但‧是 擠如東京上海雅加達台北巴西利亞....等亞洲&美洲國家首都
: 對這些上億的小資族車主上面這兩個問題就是大問題了
: 所以在充電問題進化到跟汽油一樣優勢前那就不開車了嗎?
: 當然不是嘛 這就回到主題 豐田為什麼要繼續推油電
: 當同樣需要加汽油的車一個油耗超過20km/升 一個還停留在1Xkm/升
: 價格又一樣例如81萬 扣除掉品牌信仰 你是多數能開好養就好的小資族請問會選哪個?
: 這優勢還會持續至少10年以上啊
: 同時還可以為豐田自己爭取到電動研發的時間跟經費為什麼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