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嚴董如果沒有搞Luxgen,會賺更多,名聲也會好很多吧?

作者: ducah   2019-08-17 18:38:02
※ 引述《japan428 (牽著妳走 :D)》之銘言:
: 其實這問題很簡單啊,就是1960年代台灣政府要不要果斷放棄汽車工業開放給外國廠商,政府高層再爽爽抽代理費,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都是這樣玩的。但這種態勢維持到現在,台灣人就能買到量多質精又便宜的進口車?我是很存疑啦
雖是陳年老故事 總是會有人不清楚過程
70年代趙耀東有遠見 已經認知鋼鐵與汽車都是規模市場
沒有產量 沒有力量
規劃兩個產業做集中化 大汽車廠與大煉鋼廠 後者就是中鋼
汽車業當時百家爭鳴 國產車廠七八家
鐵頭規劃兩個方向 一是與TOYOTA談合作
尚書大人牛頭牌在中美斷交以後 膽小怕事先閃再說
過陣子看看風聲過了 想重回台灣市場
最後在國產零件率與保證外銷產量談不攏 與 各財團作梗 兩因素下破局
TOYOTA之後找上蘇黃兩家 成立國瑞與和泰為合作夥伴
大汽車廠規劃最後被泰國超前 泰國成為今日東南亞汽車生產中心
另一是國內車廠整併為一家 此舉得罪各財團
保護關稅高 有錢我自己賺 別搶我的乳酪
至於汽車業未來? who cares
由裕隆嚴太太領銜登報 政府勿與民爭利 把趙鐵頭鬥下台
嗆聲自己做就可以 拿政府補助跟NISSAN翻臉 也才有後來飛羚的問世
沒有規模市場作為後盾 結局自然清楚 灰頭土臉弄到裕隆要倒
嚴少時年20出頭 被養母從美國招回台灣救援
全面放棄自主政策 認份當NISSAN小弟 把局勢穩住
當嚴少成長為嚴胖之後 老母的夢想大約還是他心裡的疙瘩
搭上中國市場份額大 似乎有分杯羹的機會 也才有Luxgen的出現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清楚
台灣國產車 從嚴母把趙鐵頭鬥倒那刻起 就註定是小媳婦了
種甚麼因 得甚麼果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8:48:00
這些故事已經是覺青的月經文了蔡英文上任後有作任何改變嗎?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7 18:49:00
原來蔡英文有時光機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8:55:00
又是一個來車版亂的1450
作者: ducah   2019-08-17 18:56:00
故事與dpp何干?9.2能不能閃遠點那是一個對黨國有意見 就去綠島蹲的年代戰政治 麻煩滾遠一點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7 18:59:00
就只是個以為罵dpp可以幫kmt脫罪的人而已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9:00:00
死廠工就是不承認蔡英文也是在力挺裕隆
作者: taipei102 (Taipei102)   2019-08-17 19:01:00
你的意思是馬跟裕隆不麻吉?無力改變國產車現狀 藍綠皆同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7 19:03:00
先搞政黨意識形態的說人廠工呢
作者: taipei102 (Taipei102)   2019-08-17 19:04:00
不過歷史過程 總要尊重吧?講講古 急著扯政治 什麼心態?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7 19:05:00
而且說真的假設政府現在開始不挺裕隆 台灣的自主汽車產業早已經沒有起來的可能 東南亞汽車中心已在泰國生根目前的政治和經濟狀況也不可能有錢支持一家新的車廠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9:11:00
搞電動車呢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12:00
台灣身分不明的不正常國家狀態,對於發展汽車業也是不利日韓參加多少國際機構?台灣多少?當年日本蓋高速公路可是找到世界銀行貸款,台灣呢?只能去找沙烏地阿拉伯
作者: taipei102 (Taipei102)   2019-08-17 19:14:00
要我說 跟40年前一樣 各車廠整併為一家才有點機會不過時機已經過了 政治環境也不允許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15:00
搞電動車,現在台灣一樣沒搞頭,台灣的技術拼得贏那些
作者: taipei102 (Taipei102)   2019-08-17 19:15:00
不比四十年前現在所有地盤 各大車廠都佔好了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16:00
知名國際汽車大廠嗎?更別說目前電動車的王者Tesla
作者: taipei102 (Taipei102)   2019-08-17 19:16:00
四十年前種下的因 後面要翻身 難了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17:00
台灣就專心製造車輛相關零組件就好,其他就別想了因為市場早就被各大勢力瓜分走了,包括台灣自家地盤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7 19:18:00
別說tesla 要贏leaf都很難喔
作者: Seckel (Gestaltungsrecht)   2019-08-17 19:18:00
嚴家就垃圾啊
作者: chinya51   2019-08-17 19:19:00
偉栽嚴母…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19:00
所以我說台灣自己玩電動車也沒搞頭,市場和技術還有資金的障礙都在哪邊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9:22:00
幫大廠代工電動車?
作者: este1a (曾幾何時臭機八)   2019-08-17 19:26:00
只能說這種爛公司死好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33:00
台灣該學的是歐洲那些沒車廠的國家或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研發或代工生產汽車零組件就好,整個就不畢了
作者: Hohenzollern   2019-08-17 19:39:00
講那個年代的事情就是有人要吵現在 不會自己寫一篇去罵民進黨和hc腥腥相惜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45:00
我的立場很簡單啊,台灣在汽車業只能朝代工組裝以及研發/代工生產汽車相關零組件這兩條路,發展自主品牌已經沒必要了,完全是錢坑.除非東亞像歐洲那樣完全開放市場,變成像法國德國等歐系車廠.全歐洲都是自家市場那樣
作者: yukiyama (飛狐)   2019-08-17 19:55:00
台灣未來可以成為汽車代工大國嗎?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19:58:00
可以!歐洲那些沒車廠的國家和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做到了台灣怎麼做不到?
作者: ihczfu   2019-08-17 20:23:00
9.2滾啦= =
作者: axlfun (撿到一塊錢)   2019-08-17 20:40:00
搞電動車?已經來不及了吧,根本看不到老共的車尾燈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20:41:00
別說中國,印度也在玩電動車了,更別說歐美日韓的傳統汽車大廠,以及電動車界的王者Tesla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9-08-17 20:42:00
中國有很多低端純電車在跑D了,裕隆還不知道在幹麻
作者: pmes9866 (沒見過帥哥喔)   2019-08-17 20:44:00
這不就跟DRAM一樣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20:53:00
台灣不長進的產業可多了,原因都是過去的歷史包袱
作者: maxst (單挑阿)   2019-08-17 20:56:00
台灣車載銀幕做很大 f35的螢幕也是台灣做的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9-08-17 21:37:00
直接跳過燃油車拼電動車也做不到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9-08-17 21:38:00
基礎差太多了,想一步登天,當然做不到
作者: tofukingkion (豆腐)   2019-08-17 23:38:00
干蔡英文屁事?一黨獨大的年代歷史是不好哦?連時空也搞混,黨工就滾出去
作者: Gamer1028 (我感覺™ 我認為™)   2019-08-17 23:42:00
以後會有車美仕板F-35T嗎
作者: achi56 (阿其)   2019-08-18 00:17:00
推這篇清楚明瞭,沒有成見
作者: escobar006 (escobar006)   2019-08-18 02:21:00
很難啦...你看現代是花了多少錢才有這樣的成就...好好代工去啦
作者: banpui (banpui)   2019-08-18 04:24:00
喜歡談政治的雙方其實可以考慮到專版喔
作者: monthh (qq)   2019-08-18 08:33:00
剛剛查了GOGORO拿國發基金10億是在2015年底時政府通過所以應該是算馬通過的,不算蔡吧?
作者: leoleo747 (逢甲鮮鮪魚)   2019-08-18 10:21:00
其實 GOGORO就車子來說沒問題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9-08-18 10:55:00
另外10億投資在gogoro股東中只是小咖
作者: chingyun8245 (hjuio)   2019-08-18 11:03:00
gogoro的機會在換電系統,是全球首先將這個概念大規模量產的,裕隆從2010的m7 ev早就錯失機會了題外話,e-moving中華比gogoro還早量產,但賣的很爛,就是只有一代產品,後面沒什麼升級,完全比不上gogoro,聽起來是不是和同集團m7 ev有87分像呢只論傳統汽車,納早個十年登入中國還有希望,2009/2010中國汽車業都起飛了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獸)   2019-08-19 04:31:00
比較諷刺的是當初嚴太太所擔憂的事完全在嚴少時期應驗了
作者: xhung (xhung)   2019-08-19 17:28:00
給62樓: eMoving新車比GGR2 續航多(70vs77km) 馬力也更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