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Dyson電動車夢碎?其失敗關鍵因素
原文連結:
http://bit.ly/2BgNvZO
原文內容:
Dyson在今年(2019) 10月10日宣布解散他們的電動車部門。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在一
封公開信中指出,雖然他們已經製造出一輛理想的電動車原型,但在意識到電動車項目在
商業上不可行之後,他決定放棄電動車項目。而且他們也找不到買家來接手他們的電動車
事業,因此只能做出這一個艱難的決定。
Dyson為電動車收購Sakti3
Dyson的電動車計劃是在2017年宣布將挹注超過25億英磅,預期在2020年將電動車上市。
直到2018年,Dyson高層還陸續公布了他們即將在新加坡建造電動車工廠、在英國開闢試
車道路等大規模的投資計劃。不料,在一連串大型投資計劃陸續公布後,Dyson最終還是
終止了他們在電動車的事業。
當時,Dyson宣布要跨足開發電動車之舉,的確對市場投入震撼彈。以專注於家電用品的
Dyson要如何跨足到汽車產業呢?其實,2015年Dyson買下電池新創公司Sakti3,便可說明
Dyson跨足電動車產業的意圖。Sakti3是一間研發固態鋰電池的新創企業,在Dyson買下
Sakti3時,Sakti3便宣稱他們的固態鋰電池比液態鋰電池高出一倍的電容量,同時僅需液
態鋰電池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成本。另一方面,固態鋰電池因為沒有電解液、不易產生晶
枝(dendrites)等特性,因此在安全性上也勝過液態鋰電池。
Dyson電動汽車陷入困境
傳統汽車公司開發電動汽車是為生存而別無選擇。特斯拉(Tesla)等新創公司,因獲得
風險投資基金金援而進入該行業,完全就是符合矽谷投資就是沉浸在高風險高回報的文化
中。而James Dyson雖已經擁有一家成功的公司,看中電動汽車的潛力,但無法將真空吸
塵器銷售的收入押注於高度燒錢的電動汽車。
戴森失去了競爭優勢
其實,從1993年以來,Dyson企圖將他引以為傲的氣旋式廢氣淨化器技術導入汽車行業,
但卻遭到汽車大廠的拒絕。於是,他決定親自點燃了大火,去追求一個被外界認為注定要
失敗的“虛榮計畫”。如今,Dyson宣布退出電動車研發,這也說明創建一家新創汽車公
司的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需要高資金高技術門檻。儘管Dyson為電動汽車項目預留了
約25億英鎊,但與大眾汽車斥資500億英鎊用於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的計劃相比,這是相
形見拙。
選擇新加坡作為電動汽車的製造基地
Dyson電動汽車先在英國進行設計,但選擇了新加坡(該公司也將總部遷至新加坡)製造
車輛。外界對於Dyson選擇新加坡作為其電動汽車的製造基地,相當存疑。由於,新加坡
的工資高並非廉價的製造地,或許馬來西亞或中國是較好的選擇。電動汽車的成本與售價
也是決定市場成功的關鍵,必須在製造前期降低成本,否則難與Tesla及中國電動車業者
競爭。
結語
其實,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整合的產業。一輛電動汽車平均有11,000個零組件,其中的許
多零組件可由戴森自己製造,但其他組件則依賴於第三方供應商,所以必須說服第三方供
應商為Dyson保持開放的生產能力。況且,Dyson開發電動車技術是最高機密,不可能公開
的。但這又很難以挑戰傳統汽車大廠的供應鏈。
不過,從現今Dyson放棄電動車事業的結果來看,固態電池技術還未能達到取代液態電池
供電動車使用的水平。James Dyson在公開信表示,Dyson在解散電動車部門後,仍會將固
態電池列為Dyson的首要任務之一,也預期固態電池會為Dyson帶來許多發展機會。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雖然電動車還沒發展到普及的階段,猶如新科技般,隨時有可能有新創公司跨足電動車市
場。但從dyson的案例來看,電動車產業的特性是具有相當高度的整合性,絕對不是僅掌
握一兩項關鍵技術便能贏者全拿的。此外,固態電池的成本與效益目前可能還未能應用於
電動汽車上,但將來如果在成本上能大幅降低,可能也還是能讓dyson的電動汽車事業東
山再起吧。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及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