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jol (勤樸)
2024-08-16 06:53:15作者: addy7533967 (火爆刺香腸)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國產車組裝新制 中華車:支持政策加速提
時間: Thu Aug 15 21:46:43 2024
原文標題:
國產車組裝新制 中華車:支持政策加速提升在地化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408150365.aspx
發布時間:2024/8/15 20:12
記者署名:中央社記者 鍾榮峰
原文內容:
國產車組裝新制備受產業界關注,中華車今天晚間表示,支持政府8月1日起實施的「在地化
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新政策,積極與經濟部產發署及協力廠商密切聯繫,全力加速提升在
地化比率。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8月1日實施新制,國內業者若規劃引進4種車款樣態將受管制,包括陸資
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廠生產者及中國品牌者。
產發署表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採逐年提高,上市第1年15%,上市第2年25%,上
市第3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也要求業者符合國產化零件採購比率。
中華車晚間透過新聞稿指出,提升汽車在地化比率,符合汽車產業鏈的長期及共同利益,中
華車支持政府新政策。
中華車表示,原本就有在地化比率提升計畫,但在新政策指導下,中華車立刻加速推進在地
化計畫,儘管汽車零件在地化包括開模、試驗驗證等階段,需要一定時間,中華車仍積極與
產發署及協力廠商密切聯繫,全力加速提升在地化比率,爭取盡快達成新政策要求。
中華車指出,雖受限台灣市場規模,中華車在策略上仍有效配置資源,在產品上採取雙軌策
略,將研發資源集中在自主品牌的商用車,維持整車自主設計開發能力,藉此建立健全的在
地零件供應鏈,並支援乘用車的多元品牌策略,朝高在地化比率發展。
心得/評論:
本來就有,但沒被釘就懶得做(x
如果說在地化要提高到35%,那會有台廠明顯受益嗎
總不會最後要說在地化鈑金或塑膠件需求增加所以噴中鋼跟呆塑吧XD
中華這波高點下來也五折多差點半價,現在發新聞稿服軟484稍微有點救了
作者:
jkhgj (魚骨頭)
2024-08-16 07:38:00先就救救股價吧...
本來要推國產自製率時政府老早就跟各車廠溝通好了,早在國產自製率新聞出來前中華就買好地要弄產線相關配套,哪那麼剛好?只是還是多少裝裝樣子,塑造成國產自製率要求是政府突襲害車廠的作法
作者:
TaiwanNeko (å°ç£å°å°è²“)
2024-08-16 07:57:00國際品牌在中國廠生產者?那不就幾乎全中?
作者:
huei252 (雨快快停)
2024-08-16 08:01:00應該說發新聞證明不會影響產能救股價吧
作者:
z2608002 ( z2608002)
2024-08-16 08:08:00肯定往上噴,不買可惜(X
作者: SEEDA (喜德) 2024-08-16 08:13:00
犯法的人都愛喊守法
此議題牽涉兩岸,民不與官鬥吧,否則可以說加入wto後政府就不要求自製率今天如果是日本零件95%國產5%,政府一定鼓掌說好棒棒
作者:
foxher (狐狸)
2024-08-16 08:26:00六樓,是“中國買下的國際品牌”
作者:
chigo520 (CHIGO)
2024-08-16 08:35:00價格破壞者順勢漲價其他家也跟進皆大歡喜
作者: XXXXBANG (XXXXBANG) 2024-08-16 08:47:00
裕隆真的吃相難看
作者:
calase (萬難地天紀柳)
2024-08-16 08:48:00日本零件95%應該是消費者喊棒吧哈哈
作者:
xSAUCEx (索思)
2024-08-16 08:52:00加速車輛鋁罐化
作者: jambo0204 (Naluwa) 2024-08-16 08:56:00
87%是又可以申請補助計畫
作者:
s306229 (Wei)
2024-08-16 08:58:00爛死,蠢法規連維修業都卡
和泰車大獲全勝 作夢都會笑 主宰台灣市場我就不信那些現在所謂自製率高的裡面沒有零部件是中國製造到其他國家或是台灣洗產地的科科 坐等爆料
作者:
morrishh (努力~☻~♬~♪)
2024-08-16 09:52:00真的不夠聰明 應該學年度風雲車廠找德國Chongqing廠
作者: mike1124109 (小明) 2024-08-16 11:10:00
泰:想跟我鬥?
作者: SALEENS7LM (我愛我婆,更愛你的) 2024-08-16 11:29:00
裕隆臉綠了,政府做對了
作者:
oocooc (你說你~想楊桃~)
2024-08-16 11:39:00老實說我覺得很難,因為之前專案補助裕隆汽車城都拿去炒房子蓋大樓了。現在要3年内自制率高達35%耶,35%你光是用數量算也耗死你
國際品牌在中國生產只有特斯拉, 因為是獨資。Custin屬於北京現代,算是合資車。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08-16 12:47:00樓上,現代技術母國在韓國,自己集團變通一下就可以應付了換成是韓國推出的雙生車款,不就解決了???新規定本來咬的關鍵詞就是 "引進的車款"讀懂產發署新聞稿,就知道貓膩在哪裡了韓國車款,用大陸零件CKD , ok 的~~~~畢竟鎖定的是 "車款"
樓上在說什麼,這政策不就看BOM表的國產零件金額比例,跟引進車款有啥關係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08-16 13:53:00樓上,您....要不要去看一下新聞稿???您既不看新聞稿,去讀新聞稿寫啥,這樣頻率對不上的,ok ?
作者:
kanehhh (我是最弱ㄉㄏ)
2024-08-16 14:20:00車廠有理由漲價了
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
2024-08-16 14:21:00某泰:獻策..CC
政策就是BOM表零組件總金額去算,是沒睡飽還在雲?
中華發新聞稿後,直接被MG4停止接單打臉,你們到底是不是同一家公司?
還真的不是同一家公司,中華只是負責製造,但my god都是中華的人過去的 至於不同調合理啦 素質能力就在那
作者: sa062061 (Kenny ) 2024-08-16 16:30:00
今年和泰賺六個股本,中華賺半個股本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獸)
2024-08-16 23:40:00這很容易被告上WTO吧....
作者: supermni (保力達蠢牛) 2024-08-17 09:46:00
現代custin一直有人喊中國車,它的大本營南韓都投產轉全球戰略車零件不透過中國也沒差mufasa差不多這個套路母廠不給你這車款也沒轍,上汽則在泰國設產線供應電動車,裕隆舉雙手支持早就有後路了,跟立委喬一下自製率訂20%你也拿他沒皮條,零件改泰國進口看看在拿什麼藉口擋中國車?引來WTO調查就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