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6.4 強震令陳和皇嘆「原廠越野車不易救災」,提案「變更法令」增加救難成功率
TVBS 編輯 謝明翰 2025 年 1 月 23 日
2025年1月20日,擁有「亞洲車神」美譽的台灣拉力賽車手陳和皇,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
平台提出一項「保障全民生命財產安全,消防/救災車輛可換裝懸吊與輪胎等零配件辦理
輪距/車寬/車高/輪胎尺寸變更登記」的法令修正提案,希望能透過放寬相關交通法規,
提升國內救災車輛的實用性與救援效率,又正巧1月21日清晨再發生嘉義6.4強震,陳和皇
更想起過往遇到消防、救災需求時,國內原廠越野車配備不足導致的救難困境,因此表示
希望政府能重視此議題,讓消防與救災車輛更能深入災區進行救災。
提案背景:救災需求與現行法令的衝突
陳和皇指出,根據2023年5月至10月間,由中華安駕學會舉辦的全國消防救災人員高階越
野駕駛訓練,超過200名一線消防與救災人員測試後發現,現行交通法規對於車輛改裝的
限制,無法滿足實際救災需求。在許多災害場景中,原廠車輛的設計過於著重一般道路,
難以應對山區、泥濘地形或其他複雜救災環境。
例如,國內目前導入諸多具備越野能力的原廠車輛,使用的輪胎規格(如255/50 R20或
265/60 R18)、輪圈尺寸與懸吊系統,皆因商業或美觀考量,僅能為高速與舖裝道路使用
,不適用破碎地形搶災之用,在低摩擦係數的路況下容易失去抓地力,並且在調整胎壓後
,缺乏足夠的保護層,容易因碰撞導致損壞或輪胎脫落。而透過換裝高扁平比輪胎(如
255/80 R17或285/75 R16)和越野懸吊系統,可大幅改善車輛的越野性能,增加抓地力與
穩定性,提升救災成功率。
提案內容:允許改裝救災車輛
陳和皇提議,交通部應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附件15》中關於車輛設備變更的規定,增
列「輪距/車寬/車高/輪胎尺寸」作為可變更項目,並允許經專業技術機構審驗或合法車
體打造業者出具合格證明的救災車輛進行變更登記。他強調,此舉不僅能讓救災車輛更加
適應多變且嚴峻的災害環境,還能保障救災人員與受困民眾的生命安全。
災害案例與緊迫性凸顯越野車量的重要性
陳和皇特別提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與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這些重大災害造成無數生命
與財產損失。尤其在莫拉克颱風期間,許多救災車輛因地形限制無法迅速抵達災害現場,
延誤了黃金救援時間。他還提到2022年俄烏戰爭中的救援難題,指出災害與戰爭發生時,
救災車輛的越野能力至關重要。
現行車輛限制的問題
陳和皇表示,目前國內大多數消防與救災車輛仍以小型貨卡為主,其懸吊與輪胎設計多為
一般道路行駛需求,進入角、穿越角、離去角及最低離地高度嚴重不足,經常導致救災行
動受阻。他提到,許多國外救災車輛會配備PORTAL AXLE套件與直徑35吋以上的高扁平比
輪胎,大幅提升救災車輛的地形適應能力。
陳和皇的呼籲與行動
在嘉義6.4地震發生後,陳和皇坦言,回憶起過去參與921救災的場景,對於現行法規對救
災車輛改裝的限制感到無奈。他表示,現階段只能透過提案方式敦促交通部修法,讓救災
車輛能根據任務需求進行改裝。
陳和皇還提出,若提案成案並獲交通部支持,他與中華安駕學會全體會員將募集30輛特種
四驅越野車輛,並加裝合法改裝套件,提供消防署成立救災先鋒隊。他表示,這將是提升
國內救災能力的重要一步。
台灣地處地震帶,災害頻仍,陳和皇的提案呼籲交通部修法,放寬救災車輛改裝限制,旨
在為救災人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工具,也為提升國內救災量能和救援成功率帶來新契
機。提案是否能夠獲得廣泛支持,將關乎未來台灣在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與全民安全。
https://cars.tvbs.com.tw/life/234396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保障全民生命財產安全,消防/救災車輛可換裝懸吊與輪胎等零
配件辦理輪距/車寬/車高/輪胎尺寸變更登記〉 — 提議者 陳和皇
附議連結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7e2c2b29-a3d7-4af4-81d8-6688304f2a5f
大家如果對救災車輛改裝的議題有興趣,可以上去投票和表達一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