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在市場上看到山東大白菜。
其實更冷一點買,應該是更好吃的,但我突然想吃燉白菜,就
失心瘋默默地買了一個回家。
今天來做的是中國的東北農村菜,我建議在寒流來的冬天吃,更好啊!
需要:
山東大白菜 600g
豬大骨 兩大根(請肉販幫你斬半,讓骨髓露出)
五花肉塊100g (純粹多點肉味,所以量不需多)
凍豆腐 兩塊 (就是兩塊板豆腐的量)
紅薯粉條(是灰色的,買寬的我覺得比較好吃)
八角 一瓣即可
白胡椒顆粒 五六個(要稍微敲破的,不要用粉狀或磨碎的)
蔥白 三根的量
薑片 四片
米酒 一大匙
鹽巴 一些
味精 一些(不要也可)
油 少許
水 1200-1500cc左右
事前準備:紅薯粉條準備個兩人份左右,先用冷水浸泡大約一小時,
等到他變得比較軟即可。
1.先把五花肉切成大約0.3公分的片。可以先把五花肉稍微拿去冷凍個20分鐘,
這樣比較好切。
2.豬大骨放入鍋子內,加入冷水、薑片、半大匙米酒。水量要淹過骨頭。
然後開火,煮滾後馬上關火,將骨頭撈出,稍微用自來水沖洗一下。
這鍋水再次開火煮滾,再把剛剛切片的豬肉下鍋汆燙個30秒,撈出用冷水沖洗。
3.凍豆腐如果是冷凍的,先用一點熱水把裏面的冰渣融化,然後換成冷水泡一下降溫。
4.將白菜掰下洗乾淨,先切大塊,再順紋切成條狀
(大概是1公分這麼寬,長約7, 8 公分)。
5.用一個可裝得下約1200cc左右的水,以及兩根大骨的大鍋子。
將冷水、骨頭、肉片、胡椒顆粒、蔥白、半大匙米酒、八角全部放放入鍋中。
先開火煮滾,然後關文火,蓋上蓋子煮一個小時。
蓋子密封度要好一點的,否則就水可稍微多加到1500cc左右。
6.剛剛泡豆腐的水倒掉,然後用手把豆腐裡殘餘的水粉擠乾。
這樣豆腐裏面的水分減少,等一下就比較容易吃湯汁了。
把豆腐放入鍋中,再加上白菜。先加點鹽巴,別加太多,等下還可多補。
7.蓋上蓋子再煮10分鐘,開蓋後,把紅薯粉條也放進去,盡量要
鋪到有湯汁的地方,蓋上鍋蓋,利用湯汁直接煮粉條。
差不多是8-10分鐘左右,只要他軟了可以用牙齒咬斷即可
8.起鍋前,嚐一下味道,不夠鹹可多加點鹽巴,也可多加少許
味精提鮮。再灑上一點香菜即可。
白菜可以稍微多加點沒關係,整體上,燉白菜、豆腐跟
煮粉條的的時間要多拉長到20分鐘也可以,因為白菜容易出水,
至少用文火的狀態下,不會煮到湯汁燒乾。
而白菜跟骨頭、肉都是會出香甜味道的材料,豆腐跟粉條都會吃進這些湯汁,
豆腐又會額外散發豆香味,一整鍋真的是香濃好吃。
因為有了粉條,不煮飯煮麵,多炒兩樣青菜,也是營養充足了。
冬天吃真的超級溫暖啊~
(我有點後悔這麼早就做了,吃得我滿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