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tkite (ctkite)》之銘言:
: 小時候三餐都是在家吃
: 有時候都很早起,早起到可能爸爸媽媽都還沒起床
: 早起的時候肚子都很餓,
: 就都會自己去添一碗飯,然後加個兩三匙醬油,在倒點白開水
: 攪一攪,拌一拌,當做早餐吃
: 小時候肚子餓時吃覺得好美味
: 現在長大了,覺得是一種很美好的回憶。
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家裡沒大人在顧
我也吃過醬油拌飯
小時候沒手機,沒辦法拍攝。
只好我現在從google去抓很類似的圖片。
白飯不要裝太滿,或者你用大碗公來裝,
為什麼呢,因為讓你攪拌用的。
裝好之後把醬油倒一點進去飯裡面,不要太多,不然會太鹹。
然後用筷子旋轉白飯,使醬油平均分散,整碗飯變成淡淡的棕色。
是很好吃沒錯。 原po說有加白開水,是可以啦但是會變成黏黏濕濕飯。
如果要顆粒分明的話,加一點沙拉油,一點點不要太多,但不要加白開水。
用筷子旋轉攪拌直到均勻為止。
我以前看港片五億探長雷洛(呂樂)的一個民間的手下,豬油仔,
戲裡面說他吃豬油拌飯長大的。
我也覺得有可能,香港以前有一段時間是有比較克儉一點,那時候的經濟狀況。
豬油可以大量提煉,一隻豬比較昂貴的肉的部分都拿去市場了,包含豬肝豬腸豬心等。
豬油則量多,一隻豬煮湯或者是加熱滴油,可以集合一桶子,至於多大桶子我不知道。
濃稠的豬油在冬天會結成好像果凍那樣,有彈性而有點固態,軟軟的。
除非是大陸東北那種零下幾度的環境,才會變成硬塊。
小時候我吃過這種豬油凍,軟軟嫩嫩真好吃。
一整鍋滷好的豬肉,尤其冬天,不用放冰箱,整鍋變成軟軟的果凍。
就用湯匙舀來吃,如果是液態的話可以用喝的,但好像有點鹹?
攪拌一下在飯裡面,超好吃的。
聽老人家說,古代的豬油在夏天不好保存,以前沒冰箱,只好灌鹽進去,
變成鹹豬油,它不會那麼快就腐壞。所以一點點豬油就可以直接伴好大一碗飯吃。
我看過一部老片子,在說對岸在勞動改造時期的紀錄片子,
廚房會分配豬油,用勺子舀起來到每個人的白飯裡面。
但是油會附著勺子些許,不多就是了。好心的廚房就問那取餐人:
「這還有點油,要不就刮一刮唄?」
然後取餐人用一根湯匙使勁的刮勺子或鍋底的附著餘油,就足夠配飯。
在職場上,笑稱對方的轄區有很多好處可以拿,不管是零散的或是大額的,
便以「油水」稱之。 你那個區,油水特別多,又稱「撈油水」。
豬油仔剛好就是吃豬油拌飯長大的,他去幫雷(呂)探長「收租」真是名符其實。
說是收租,實是收賄。
話說這「豬油拌飯」也算是古今經典名食之一吧。
我曾經在外面小吃菜單上看過豬油拌飯,真的有這道菜。
醬油拌飯我就不知道了,算不算經典美食?但我自己拌過。
我跟你說哦,不要加水,要加一點點沙拉油。均勻攪拌,使之晶瑩剔透,
又能平均附著醬油,便成了整碗淡褐色。
但是不要常常這麼作,我總覺得醬油鹽分過高了。偶一為之倒是可以。
https://i.imgur.com/8qI4HP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