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文景之治帶動經濟發展

作者: letibe (remember the fate)   2014-04-10 12:57:06
※ 引述《chungrew (一起去旅行吧^-^)》之銘言:
: 更完全沒有辦法介入市場之中,調節市場機制,只能坐視物價的波動上下起伏
: 承平日子還好,一但似上災荒,水災、旱災、蝗災、地震、瘟疫,導致糧價飛漲
: 政府幾乎是完全束手無策,朝廷沒錢,所以賑災銀子遠小於所需要的數目
: 朝廷沒有糧食,僅有的糧食還要漕運到京師,根本不可能開倉放糧或賑災
: 一但民變或者是叛亂,政府也很難迅速作出應對,同樣是因為沒錢,沒錢當然不好辦事
: 明神宗萬曆皇帝有想到這個問題,他派太監去當稅監,想辦法抽一點商業稅,
: 但後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家把此舉罵成亂政甚至是暴政,在文官集團反對下不得不停止。
: 最後,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天災?貪污?疾病?流寇?農民軍?關外滿清?
: 我覺得都不是,許多朝代都有貪污,但未必就很快滅亡了
: 但沒錢的政府一定會滅亡,因為財政為庶政之母,錢是政府運作的血液,
: 舉例來說,為什麼明朝常常催促前線將帥儘速決戰,就是因為錢糧沒辦法支撐持久戰。
: 那奇怪了,滿清這麼小都可以持久,大明上億人口無法持久,是什麼道理?
: 就是這個道理,畸形的市場運作,導致資源無法轉化為總體的實力和戰力。
: 沒錢,是注定滅亡的。
我有一些地方想提出修正
明朝的稅率低是低,不過財政缺口之大也不是提高稅率就能了事的
而低稅率要推論到明朝是否是經濟鬆綁也有點牽強
平均而言,明朝的財政收入有75%來自於田賦,年均田賦大約是2700萬石
扣除了一般的糧餉和俸祿大約只剩370萬的盈餘,承平時期的數據是如此
倘若遇上了大規模征戰、田賦銳減,那情形就不樂觀了
明朝很不幸的是他都遇上了,十六世紀末期的朝鮮戰開支高達盈餘的三倍
隨之而來的東南蠻族和蒙古的壓力不斷,開支逐年提高
晚期光對後金一國的防守,高達年均財政總收入的一半,更別說還有李自成的內亂
同時各地旱災不斷,1586~95和1637~40這兩次的長期巨旱尤其嚴重
不但榨乾了田賦收入、引發內亂、死亡和流民大量產生更讓稅賦人口大為降低
在巨旱時提高稅率對財政幫助有限,因為稅率高到一個程度後
人民的選擇就是逃稅成為流亡人口,由農作轉為盜掠的結果是對國庫更難止血
另一個問題是在貪污嚴重和稅制扭曲的情形下,增稅會從富有家庭轉移到一般貧戶身上
要補足財政缺口的結果就是拿經濟成果來交換
以16世紀末的增稅為例,相較20年前稅率有將近40%的升幅
但全國的中產階級也因此少了一半,長期看來這種因應戰爭的徵稅有害無益
也就是明朝財政的問題中,低稅率的因素其實不如前文所想的高
更多的問題出自明朝的外患不斷、氣候變異、同時又存在著稅制扭曲等政府失靈的現象
白話一點,明朝時運不佳,這些困境都是需要現代政經制度才能解決的問題
身為一個保守集權的政體,他並沒有應付的能力
比起來清初可說幸運得多,蒙古納入版圖後外患減少、氣候也相對穩定、
而雍正的火耗歸公更修正了貪汙導致的政府失靈
(經濟史給雍正的評價遠高於康熙乾隆,不倫不類的類比就是柏南克遠高於彭淮南)
你的另外一個論點是,明朝對經濟的鬆綁,讓他無法調節市場加速了衰亡
還拿出了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來比較
這個論述恐怕不太精確
事實上,明朝不但不夠自由放任,該管控市場的地方他也沒做好
現代經濟學著重的是不只是經濟鬆綁,更多心力在"政府該管到哪"和"該如何管"
白話一點就是政府要小而精
既然你提到英國,我就以明朝同期間的英國來比較
1640年代英國也承受著相當的財政壓力,Charles I無視於國會的加稅引發了內戰
最後的結果是光榮革命廢除了一系列皇室企業的獨占權、收回了皇室的獨佔權宣告權力
減少國營事業比例意味著英國國內的內需產業鬆綁,約30年後國會更進一步
收回了皇室對國外貿易和殖民地的獨佔權,讓民營企業更有效率地去攻城掠地
民間無照海外經營商的國會席次和市場占有率接年上升,取代了皇家非洲公司
隨後在1680年代,國會對稅制做了改革,均化各個階層的負擔,同時對稅收能力做了強化
銷售稅的檢查員數量大增、檢查過程標準化、例行工作紀錄的考核檢閱改善了英國財政
1690年代強化金融系統,英格蘭銀行創立和民間放貸讓投資金流更暢通
最重要的是財產權和智財權的確立,保障了低層人民的經濟和創造能力
那麼明朝的情況呢?
國營企業依在,沒有明確的投資規則來鼓勵民間投資;
財產權無法確立,抄家滅族、連坐和發配邊疆時有所聞;
金融系統毫無起色,政府無止盡的印鈔導致了貨幣系統只能靠白銀貴金屬,
這意味著白銀一斷流就會面臨通貨緊縮;
稅制缺乏效率和官員貪污的影響,稅收自然高不到哪裡去;
最致命的一擊是海禁令,縱使明朝從來沒有嚴格執行海禁,
政令的不穩定也夠讓民間商人不敢大舉向外拓展商業版圖,錯失了航海年代的發展機會
明朝這些不管又不鬆的作為,在經濟學的歸類通常算入政府不作為、失靈、無效率
誇它自由放任,實在太過抬舉了
特別是低稅率,"稅收低"和"政府自由放任"之間,並不具有一致性的因果關係
要檢驗經濟的自由程度,就不能不細數主要政策的影響
單看一兩項只會有失偏頗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10 20:37:00
通常數據解讀 跟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有關 所以每個人對資料解讀都會有所出入 甚至是很大的出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