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sheep (??)》之銘言:
: 現在華人主流觀念認為死後會輪迴會到陰間去審判
: 但是那是佛教的觀念
: 在佛教還沒傳入中國之前
: 中國人對死後是怎樣的觀念?
以先秦時期來說,有兩種觀念,一種是死後升天,一種是死後歸於地。
人死升天例子如甲骨文中有「貞咸賓於帝」之句,貞咸就是商湯。
商人認為他們的王死後應該儐配於天帝身旁。
周代銘文、《詩經》有記載周文王死後賓於天
《左傳》、《史記》中也有記載人死後登天的內容。
所以可知此時有人死魂魄升天的觀念。但在殷周時期只有君王、領袖有這資格,
一般老百姓沒有。
而人死後歸於地的觀念最早可能出現在《左傳》隱公元年,
鄭莊公將其母姜氏置於城穎,並立下:「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誓言。
但此「黃泉」代表的涵義為何,是不是代表當時已有地下世界觀
其實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至於到兩漢時期,人死後的歸處,可看馬王堆帛畫,
帛畫中其中間為人世,上層為天上世界,
下層則是地下世界,中間有墓主畫像,並且升向天界。
但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紀事木牘有出現「主贓君」一詞,
有學者認為可能就是泰山府君出現前的閻羅王,也就是認為人死後可能歸於地。
至於為何帛畫中是畫人死升天,木牘卻言人死入地?
《禮記‧郊特牲》提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便知中國古代可能有人死後魂魄離散,一入天,一下地之說法。
而古人的冥界觀,從先秦到漢代,
冥界主權漸漸從天上轉移到地下
像《後漢書‧烏桓傳》就有魂歸泰山(岱山)的說法。
到魏晉時泰山治鬼的思想已經很普遍,
像《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管輅就有提到死後希望能入泰山治鬼。
而像《列異傳》〈蔣濟亡兒〉、〈蔡支妻〉等都有提到泰山府君審案治鬼。
其實中國古代冥界觀內容太龐雜了,光兩漢就有人寫出一本博論了......
我也只略懂皮毛而已,供原po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