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lacow (拉牛到北京 還是牛)》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 作者: lalacow (拉牛到北京 還是牛) 站內: Gossiping
: 標題: [好奇] 有沒有薛仁貴征東的八卦
: 時間: Mon Dec 31 16:37:12 2007
: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6%9B%E4%BB%81%E8%B4%B5
: 薛仁貴,(614年-683年),名禮,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唐朝貞觀年間的著
: 名將軍。
: 年少時,家境貧賤,以農耕為業,娶妻柳氏(民間稱柳金花、柳銀環、柳英環或柳迎春)
: 。貞觀末年,因為唐太宗下令遠征高句麗,將軍張士貴招募士兵,所以薛仁貴應募從軍。
: 在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南)阻擊援軍時,驍勇善騎射,穿上異於眾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
: 天戟,擊敗了高句丽莫離支將領高延壽的20萬大軍。自此得到太宗賞識,升為游擊將軍,
: 賜馬二匹,絹40匹。
: 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薛仁貴輔助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在貴端城(位於今
: 遼寧渾河一帶)攻破高句麗,後來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被封為左武衛將軍。
: 662年,薛仁贵西征回纥九姓,有三箭定天山的说法。后铁勒降。
: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高句麗慰納,卻被襲擊。反擊高句麗後
: ,被授為右威衛大將軍。開耀元年,出任瓜州長史。不久,授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
: 督。永淳元年,曾擊退突厥阿史德元珍。最終於永淳二年(683年)病逝。享年70歲。身
: 故後,朝廷贈給他左驍衛大將軍之名,為幽州都督,還特別製造靈輿。護送遺體歸還故里
: 。
: 薛仁貴有子薛訥,亦是唐朝大將,也是《說唐演義》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 薛仁貴的故事廣為民間流傳,元代戲劇家張國賓寫《薛仁貴衣錦還鄉》雜劇。清代無名氏
: 著有通俗小說《薛仁貴征東》(《說唐薛家府傳》)。
: ===================================================================
: 每次都聽韓國人的李將軍多神勇
: 有沒有薛仁貴征東,把韓國人(當時叫高句麗)打的屁滾尿流的八卦
: 韓國人是怎麼看這段歷史的呢?
: 該不會把薛仁貴講成萬惡不赦的大魔頭吧?
推 Lorenzia:記得有聽說韓國把蓋蘇文寫得很勇,薛仁貴跟小混球變小孬孬 12/31 21:38
推 Zphoenix:蓋蘇文的軍事外交都不錯啊,每次都借到數十萬大軍還當總帥 12/31 22:30
→ hgt:到底是淵蓋蘇文 還是 蓋蘇文?? 12/31 22:47
推 Lorenzia:新唐書東夷列傳寫蓋蘇文,姓泉氏 12/31 22:52
推 hgt:古代韓國人姓名真怪怪的! 泉蓋蘇文 12/31 23:04
→ hgt:以前一直以為是姓蓋名蘇文 12/31 23:05
推 hgt:喔! 查到了 wiki上是說淵蓋蘇文 因諱李淵 所以把人家改泉!! 12/31 23:08
人家就是姓淵 名叫蓋蘇文 啊名字是不能有三個字逆? 哪裡怪
小泉純一郎你會以為是姓純名叫一郎嗎? 怎麼不問是翁山蘇姬還是翁蘇姬?
松贊幹布->藏人的名字很怪? 塔克辛欽那瓦->泰人的名字很怪?
努爾哈赤 多爾袞 蘇克薩哈 索額圖...不是更怪?
日本有人叫神倭伊波禮毘古命 還有叫上宮之廄戶豐聰耳命的 豈不是怪上天了?
自己不懂就怪人家姓名不像你單姓雙名 會不會太自我中心
朝鮮三國時代 此前從未統一過 當時彼此根本沒有整體認同 中國看他們也不會視作一體
高句麗人不叫作什麼古代韓國人
統一新羅時代以前 三國的文化都不同 且都沒有深度漢化 姓名都是本身傳統固有形式
像高句麗傳說開國君主東明聖王名諱
韓語拼為Jumong 史書漢字作朱蒙,鄒牟,中牟,仲牟...等
可見當時的人是以自己的語言取名 而非以漢字取名 後來的人才以發音去套上漢字
而且也不像漢人有姓 之後才以國為姓 記載作高朱蒙
姓對他們來說並沒那麼重要 通常不稱姓 但朱蒙絕非姓朱 東扶餘王金蛙王也絕非姓金
新羅部分也一樣
赫居世居西干 姓朴 名赫居世
阿達羅尼師今 姓朴 名阿達羅
智證麻立干 姓金 名智大路或智度路 諡號智證王(開始向漢文化學習)
居西干,尼師今,麻立干 都是新羅人本身固有的國王稱號
就像"隋書"中記:"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號阿輩雞彌"
阿每=アメ(ame)="天" 阿輩雞彌=アメキミ(amekimi)="天君"
當時的日本人姓名一樣是傳統固有形式 沒有漢字
蓋蘇文的高句麗淵氏一脈 連續四代擔任高句麗的"莫離支" 即攝政王
姓淵(Yeon) 名蓋蘇文(Gaesomun)
但中國的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和王氏高麗的史書"三國史記"
因避李淵諱而改作泉蓋蘇文
而日本史書"日本書紀"則將他記作"伊梨柯須彌"(いりかすみ,irikasumi)
現在的推考 "伊梨"(iri)是高句麗語中"水源"的意思
而"柯須彌"(kasumi)就是其名發音,音譯為對應漢字"蓋蘇文"
由此說推論 其姓的漢字可能原本就是意譯為相近含意的"泉,淵"兩種並行
不完全是因為避諱而改字 而只是不再用淵字而已
人家原本的名字就好端端的叫Iri Kasumi(Gaesomun)
漢字連姓都用意譯的 結果名音譯成三個字就被你說姓名真怪怪的
等到統一新羅時代後 姓名漢化成漢姓名形式
高句麗,百濟,新羅各自的傳統姓名從此消失不再復用
另一方面 琉球國原本也有自己的傳統姓名 後來變成唐名,和名並行 現在只有日本姓名
台灣原住民也一樣 如賽德克人達奇斯.那威 被日本人改名為花岡二郎
其子族名阿威.達奇斯 日本名花岡初男 後來又被國民政府改為漢姓名高光華
他們有本身固有的文化 自己的姓名形式 只是後來漢化消失了
但以現在我們的角度去認為人家漢化前的名字很怪 實在是大漢族沙文主義 太過自我中心
不過順帶一提
大陸劇"薛仁貴傳奇" 劇情雖然是按照小說"薛仁貴征東"的改編(但是和史實很多不同)
但卻有部分名字改動 高麗(指高句麗)改成渤遼國 蓋蘇文改成鐵世文
該不會是現在韓國把高句麗當成他們的歷史 蓋蘇文當成他們的英雄 大陸要避嫌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