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ee4750102wkrq.html
馬伯庸
中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超級英雄,綽號叫做拆遷俠。她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運用聲音的共振原理,輕而易舉地毀掉任何一座建築物,就連世界第八大奇蹟的長城,都未能倖免於難。
這位超級女英雄人人都聽過,她,叫做孟姜女。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家喻戶曉。不過這位神奇女俠的超能力,可不是一天煉成的,孟姜女的故事從春秋時代開始,經歷了諸多曲折,綿延千年演化,才變成我們耳熟能詳的樣子。這一個古代著名IP的前世今生,可以說是一段絕妙的故事進化史。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齊國有一位大將叫杞梁,在討伐莒國時戰死。齊莊公在回師途中,遇見杞梁的妻子,要下車弔祭。結果杞梁的妻子拒絕了,她說有先人留下的屋舍在,卻於荒郊野外弔祭,不合禮法。
春秋時代對周禮極為重視,所以這時候的女主,還是一個謹守禮法的性子。而等到了戰國時代,禮崩樂廢,這個故事悄然發生了一些改變。
《禮記 檀弓》記載曾子之言:「杞梁死,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杞梁之妻因為丈夫身亡而哀慟大哭,不再是那個謹守禮法的性子。孟姜女最顯著的特點——哭,在這時悄悄地鑽進了故事裡去。
這個故事一沉就沉到了西漢末年,才再一次浮出水面。著名的書籍偽造家劉向,寫了兩本書:《說苑》和《列女傳》。在這兩部書裡,他講了同樣一個故事:杞梁戰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弛。」
從這一刻開始,我們的拆遷俠終於第一次獲得了超能力:弄塌建築。
這個細節的加入,並非是劉向自己胡亂編造,它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在董仲舒的倡導下,西漢人很相信天人感應。地上的人做錯了事做對了事,會有天象和自然異象相對應。皇上做錯了事,會地震,皇上做對了事,會出現祥瑞。所以杞梁之妻哭夫而導致城崩,也不算什麼難以理解的事。
從此以後,拆遷這個元素,正式被注入這個故事裡,成為新的內核。很快到了唐代,拆遷女俠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升級。
唐代《同異記》裡記載:「燕國人記良躲避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勞役,逃到孟家花園,看到孟家小姐仲姿在洗澡。孟仲姿說你看見我身體了,必須得娶我,於是兩人成婚。然後記良又被抓回去修長城,活活累死。孟仲姿尋夫到了長城腳下,哭崩了城牆,看到裡面屍骨纍纍,滴血在骨上,這才認出記良遺體。」
「記良」即是「杞梁」,而女主角在這裡也多了一個名字,叫做孟仲姿。
這故事雖然始見於唐代,但它身上有南北朝一路流傳下來的社會痕跡。比如滴血認骨這種儀式,是六朝時才開始盛行;而長城一直到了隋唐這種強調武功的大一統時代,才變成了表達戍邊、遠離、閨怨等強烈情感於一身的文化符號。
六朝隋唐的社會風俗和民眾需求,讓這一則故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敦煌卷子裡,記載有一首短歌:「孟姜女,犯梁妻,一去燕山更不歸。造得寒衣無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
這首短歌在拆遷俠的進化史中很重要。第一,它明確了孟姜女的名字,從此拆遷俠有名有姓了!
第二,短歌裡加入了千里送寒衣這麼一個橋段——至此孟姜女故事裡的三大元素「送衣」、「哭城」、「認骨」終於得以齊備。對此唐末詩人貫休做過一個總結:「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由此可見,孟姜女故事到了唐末,終於進化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地步。故事裡的幾個基本元素,全都齊備了。
不過,先別急。
孟姜女的地位算是穩定了,可她老公卻還沒有。
大家注意到沒有,之前那個敦煌短歌裡,寫的是「犯梁妻」。這個不是我寫錯的,是當初原文就是那麼寫的的。抄寫者可能是把「杞梁」或者「記梁」看錯了,眼前一花,錯寫成了「犯」字。
周蟬所著《北轅錄》記載說,他路過雍丘縣的一個小村子村子叫孟莊,裡面有個范郎廟,裡面坐著孟姜女。這個范字,八成是傳抄的人看到敦煌曲子裡孟姜女老公姓犯,可根本沒這個姓啊,於是想當然地大筆一揮,改成了范字。
可憐杞梁一代大將,先形錯成「記梁」,再音錯成「犯梁」,最終錯上加錯,成了范郎,因為口音的緣故,有的地方還叫成了萬郎。於是就有范杞梁、萬喜良、范喜良,范三郎等等奇怪的各路名字……
關於這位范(萬)喜良先生的故事,可比他的老婆慘多了。在所有的傳說裡,他都是被埋在長城下等死的命。而且在蘇杭附近的民間傳說裡,還有過這麼一種說法:秦始皇要修長城,一算,要死一萬人才行。秦始皇有點心疼,這時蒙恬進言,說我知道一個叫萬喜良的,姓萬,一條命頂一萬條。秦始皇一拍大腿,就死他吧。於是無辜的萬先生就被抓去埋了長城,替那一萬民夫死了……
顧頡剛在做民俗調查時,說清末民初那會兒,上海有一次修馬路,無意中挖開一段老城牆,裡面赫然藏著一口棺材,棺材裡有一尊石人,上面刻著字:萬喜良。據說這是當地風俗,修城牆埋這麼一位,可以替死擋災。這些老百姓也不想想,萬一真把孟姜女招來,城牆還要不要啦?
類似這樣不靠譜民間傳說很多。尤其是到了明清兩代,關於孟姜女的各地傳說和戲文如雨後春筍,紛紛湧現。其時民間文化得到了極大豐富,各路宗教信仰交錯而來,於是孟姜女故事變化出的版本,也越發豐富多彩。
南北就流傳有幾十個版本,個個腦洞都是大開。有的說秦始皇是輪轉古佛投胎,要修長城,范喜良主動請纓,卻得罪蒙恬被殺。等到孟姜女哭倒長城,龍王聖母過來打圓場,發現這兩位原來是寒暑兩位菩薩轉世,於是秦始皇和孟、范兩位盡棄前嫌,共登天庭去參加蟠桃會去也。
還有一個更奇葩的版本。前面的故事都差不多,結局是秦始皇看中孟姜女美色,孟姜女提出條件,要他封范喜良為東海龍王。棺不入土,推入大海。秦始皇答應以後,孟姜女抱著棺材沉入海中,再不回頭。這時來了一位道人,獻上趕石鞭,煉海丹和舀海勺,可以趕山入海,舀盡海水。海裡的龍王一見,嚇得夠嗆,找了個龍女變成孟姜女模樣,浮出海面,秦始皇這才停手。這位假孟姜女後來給秦始皇生了個兒子,卻不得喜愛,丟到了深山老林裡,被老虎養大,長大以後改了個名字,叫項羽……
類似的結局,有太多太多。反正從孟姜女被秦始皇看中之後,就演化出許多分支劇情:投水而死,投火而死,坐鞦韆落海而死,化為鯉魚、被千刀萬剮皮肉化為銀魚,化為飛鳥,去陰曹地府告狀,等等等等。各路神仙,也紛紛下凡助陣,就連男女主角的身世,也有十來種說法。從金童玉女到芒童仙姬,什麼都有。
你說這人民群眾的腦洞,得大成什麼樣啊。
從杞梁妻到孟姜女,從哭迎柩到哭長城,故事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清等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和細節。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的漫長演化過程,故事在歷朝歷代廣為流傳時,會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正所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其實我一直覺得,文化並不是只能以嚴謹的姿態進行傳承,像孟姜女這樣的故事,在民間野蠻生長,不斷有各種奇葩有趣的腦洞加入,才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不是認真翻閱了史書,誰也想不到原本的故事為以如此面目全非的形象出現,不獨孟姜女,很多傳統文化都是如此。我們認為它高冷而難以親近,但事實上,我們所見到的文化,大抵都添加了傳承者的審美品位,以及當下社會的流行元素。故事之所以流行,文化之所以留存,正是因為它並不默守陳規,而是持續不斷地注入新的內容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