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古代重農抑商的政策應該和生產力低下有關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6-12-09 12:02:22
全天下的人,吃的都是農民從土里種出來的糧食。
打個比方,假如一個農民每年只能生產100單位的糧食,而他本人的家庭就要吃掉70個單
位的糧食,那整個社會非農業人口全部只能吃剩下的30個單位的糧食。
官吏、職業軍人、商人、手工業者、宗教人士、乞丐流民,這些不種田的人,其總和人口
上限就被限定死了。
其中商業還有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商人往往很富裕,比農民有錢,會導致一些農民不安心
種田而跑去經商,結果降低整個社會的人口上限。
歐洲歷史上有那些商業城市,甚至商業立國的小國,但這些商業城市都是立足在廣大的
黑暗中的農業地區的基礎上的。
我們可以看到南歐的意大利、北歐的漢薩同盟商業搞得不錯,但是同時期的整個歐洲以
農業為主,這些商業城邦就是立足在這些黑暗的農業地區之上的。
整個歐洲養活了那幾個商業城邦。
而中國作為大一統國家,朝廷大臣不能只盯著城市,更需要關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
非農人口一旦爆炸(例如修長城、挖大運河、對外打仗),超過了農業人口的承擔能力,
就會發生饑荒,農民變為流民脫離生產,進而導致國家陷入惡性循環。
那作為國家的管理者,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有效管控非農人口數量。
官吏可以進一步壓縮,政權不需要下縣,鄉下丟給鄉紳自治就可以了。
對軍人,可以讓他們屯墾,自己種田養活自己,從而不浪費這些勞動力。
宗教人士用度牒控制數量。
手工業者有入行門檻。
但對商人就沒啥好辦法了,只好對他們進行職業歧視。
人類要打破這個被農業桎梏的狀態,商業、工業要大發展,還要等到美洲高產作物傳入
了。
玉米、番薯、馬鈴薯,還有亞洲和歐洲很少有人吃的木薯,都是印度安人馴化的。
美洲高產作物產量極高、非常耐貧瘠、不需要照料,可以讓一個農民生產幾十倍、幾百
倍的糧食。
從此,人類脫離了農業對人口的束縛,工商業可以飛速發展,城市人口可以急劇膨脹。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16-12-09 12:52:00
唐宋沒美洲作物,商業貿易也很發達,重農抑商就像資進黨的選前口號,別認真看XD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6-12-09 13:27:00
如果年年固定100就好摟~ 不過農村多半60還要靠手工外快豐收100靠商人收 歉收50靠商人疏運 不然誰要蓋穀倉 政府?上面兩行推完 乾脆說政府討厭商人 因為會逃稅XD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2-09 13:54:00
看看現在各地的民粹浪潮跟這個問題本質是一樣的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6-12-09 13:55:00
漢朝商人稅50%還有舉報制度 查到逃漏稅就抄家官方拿50%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2-09 13:55:00
還有歐洲重農跟重商一樣是大戰數百回合,只是屬於財政跟經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6-12-09 13:56:00
舉報人拿剩下50% 還有限制商人服飾 僭越一樣抄家 XD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2-09 13:56:00
濟史的範圍,華文圈大眾認知的少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6-12-09 13:57:00
唐朝商人之後不能參加科舉 李白他爸就是商人所以不能考試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2-09 14:06:00
逃避的手段很多,官方寫的是一回事,執行又是一回事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09 14:17:00
其實在市場經濟正常運作下 也就是沒有壟斷的前提下 有商人其實是比較好的 古代商人的工作內容包括物流和庫存這對於平衡不同時空的物資有很大的幫助 在沒有壟斷下還對於平抑物價還很有幫助 所以重農抑商的重點就在打擊壟斷不只是大範圍的 也包括小區域的而且實際上當商業發達以後甚至會促進相關的數學發展以及促進金融業的產生 進而讓國家級的統治進入數字化管理當然還是在沒有壟斷的前提下 原po說的問題不會存在因為當市場機制正常運作時 不賺錢的生意不會有人做
作者: zoonead (...)   2016-12-09 15:01:00
這應該是社會控制力的強弱,不過對中國古代帝國的而言,應該都只是打打嘴砲,對地方的控制力過弱
作者: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6-12-09 15:37:00
現實來說,如果要自給自足生產效益一定會低下許多這是商人存在的真正意義,讓農工可以更有效率生產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階樂勝真爽)   2016-12-09 20:53:00
商人的本質是促進貨物交流,最好是你說的那樣
作者: Snoopy1111 (Snoopy1111)   2016-12-10 09:04:00
第一個前提就錯了,農民不管種多少,都是由統治者抽走他們想要的,剩下的才是農民家庭能擁有的,所以重農抑商就是因為農民不會跑好收稅而已
作者: proletariat (Die Ruinen von Athen)   2016-12-10 11:35:00
中亞北亞游牧民族:沒有商人商隊,叫我們麼活?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6-12-10 19:25:00
還以為李白是歪果仁的關係
作者: jk842323   2016-12-11 21:00:00
另類觀點刺激思考
作者: Lang90 (六條御息所)   2016-12-14 04:20:00
聽過以農立國嗎…,古代一堆人講過農業重要性。沒有農打底,靠商容易被其他國家弄死的。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階樂勝真爽)   2016-12-14 10:22:00
那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是什麼概念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6-12-14 14:24:00
商人很難使糧食生產更有效率。以商立國的只能是小國,靠進口糧食彌補不能自給自足的缺口。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4 14:36:00
如果商業夠發達當然可以讓糧食生產更有效率要知道農業不是只種一種農作物 同一塊土地也不是適合種所有農作物 當商業足夠發達 就可以讓每塊土地種最適合的農作物 然後以商業做交換商業和農業並非是互相排擠的兩個社會活動的模式 而是相輔相成 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階樂勝真爽)   2016-12-14 14:45:00
以農立國到糧食還不能自給自足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4 14:46:00
另外補充 全體人民對各式各樣不同農作物的需求量 也不會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階樂勝真爽)   2016-12-14 14:46:00
一個地方適合產小麥一個地方適合產稻米,沒有商人?吃屎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4 14:50:00
跟各地適合種的農作物直接一樣 透過市場經濟的供需 農人有機會順應供需去種植市場更需要的農作物 所以商業當然可以讓農業更有效率 當然還是一樣 前提是沒有壟斷 商業資訊透明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6-12-14 20:14:00
農業不是只種一種農作物,但作為大頭的糧食作物就那幾種纖維作物也就那幾種,主糧和纖維之外的農作物種植很少。一個地區產什麼主糧,當地人就吃什麼,對交換的需求很低南方產大米,北方產小麥,乾旱地區有小米、高粱,寒冷的西北有裸燕麥,似乎沒有交換的需求。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5 00:36:00
你不會天天只吃白米飯從來都不吃青菜的吧?甚至不只是青菜 你也需要一點調味料吧?我是有認識有農夫一村子住在山裡面 跟外界聯絡不多要吃什麼全部就自己種 但是當然他們也很累 能種得作物很有限的 "二十幾種" 但是除了吃食以外 他們總要穿衣吧穿衣服也還要另外種棉種麻 棉和麻需要的土壤和氣候又很大的跟種米麥不同 有了棉麻以後還要有人編織一個完全不靠商業 全部靠自己自足的"家庭"需要多大規模?甚至如果你家運氣不好 生在山地 平地的土地你買不起也搶不到 只能住在丘陵地 那是自己很辛苦的種梯田有效率 還是利用氣候土壤重茶重水果賺錢買米買衣服來得有效率?不要想到商業就只想到騙錢坑人 商業的原始和最主要功能就是在空間和時間上互通有無對了 忘了提 有些東西是沒辦法自己種的 例如生活必須的鹽甚至要讓農事更有效率的鐵器 也是仰賴商業互通有無
作者: Lang90 (六條御息所)   2016-12-15 01:10:00
謝謝指教。看各位的心得,只能說這是歷史的眼淚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