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初年,整修洛陽老子廟,裏面一面牆上有吳道子畫的老子,
就是杜甫曾寫詩「冕旒俱秀發,旌旆盡飛揚」描述過的畫像,
官府把那面牆出售,有個隱士花了三百串錢買下帶回家,
之後閉門不出三年,然後用車子把牆壁載去洛水丟掉,這時廟也完工了。
新修築的牆壁要重畫,衙門請隱士畫,他也不推辭、直接接受,
但另有個老畫匠靠著關係而來,於是大家要決定東面牆由誰畫,
隱士要讓給畫匠、畫匠說不敢當,一直讓來讓去,
最後還是由隱士在東牆畫天帝;
剛開始下筆,先畫兩個隊伍前導,畫匠看了之後,沒講什麼就離開,
之後畫匠也畫了兩個前導,隱士也過去看,也是沒講什麼就離開,
之後兩人脫衣服開始認真畫,進度緩慢,沒空再理對方。
兩邊都完成後,畫匠來看隱士的畫,
一開始還有不以為然的臉色,但越往後看越不斷讚嘆鼓掌,
最後看到車駕上的人物,畫匠竟慚愧又驚訝而伏身道歉說:
「大師之才,我根本比不上,馬上燒掉畫具,以後不敢再作畫了。」
有人問他怎麼回事,他說:
「隊伍前導是最低等級的、相當於衙役,所以外表多畫成瞪眼豎毛,
近侍是清貴者、相當於官員,外表多畫成清奇龐秀,
車駕上的人是帝王、相當於皇上,外觀該像真龍天子現身一樣;
大師把前導畫得清奇龐秀,
我本來想說,把低級賤隸畫成這樣,之後要怎麼畫近侍?
近侍也畫得比較高級了,那最後該怎麼表現車駕上的人?
如果貴賤表現都一樣,就不算是一幅畫了;
結果大師畫的前導是我畫的近侍,大師畫的近侍是我畫的車駕上的人,
而大師畫車駕上的人,那氣宇外貌,是我生平從未見過,
因此我深感慚愧、大為拜服。」
隱士說「我畫的是天上人,
你畫的那些瞪眼大鬍子,只是人間的人,人間的人面貌、神氣都帶庸俗,
雖然你的技藝勝過比其他畫師,但還是只能畫出人間而已。」
畫匠親自把自己畫的那面牆敲毀,自費賠償,完工後再請隱士完成全部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