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時的江西而言
應該是有加鹽方便儲存
加鹽(或糖)可以降低食物中的水活性
很多東西看起來很乾其實還是有含水的
加點鹽或糖會更耐放
讓那些無法移除的水份不易被微生物利用,進而達到防腐的效果
配合曬乾,那東西其實可以常溫保存好一段時間
(其實現在台灣還是很多地方在曬菜乾芋籤之類的,原理也類似)
→ ckshchen: 不會壞掉嗎...07/03 23:42
推 zeumax: 乾燥到一定程度是不太容易有細菌變質,他們累積成墻肯定是07/03 23:45
→ zeumax: 壓實再壓實,沒有水分下跟土方也差不多07/03 23:45
推 wtchen: 曬成芋頭乾不是比較容易保存嗎?07/03 23:49
推 ckshchen: 原來如此,不知道甜不甜07/03 23:53
※ 編輯: mstar (219.85.178.143 臺灣), 07/04/2021 00:06:00
推 bxdfhbh: 類似紅薯窖藏的概念吧。07/04 02:12
→ Kukuxumusu: 搗成泥是生的還是熟的...?07/04 02:53
其實煮熟比較鬆比較好打成泥
但也有可能是生的直接打
反正當時寺院什麼不多,人力最多
要再吃還是需要加熱比較保險
※ 引述《mstar (Wayne Su)》之銘言:
: 芋塹
: (江西)閤皁山有間寺廟,裡面的和尚某年種的芋頭大豐收,
: 於是搗成泥後全倒到坑裏,積到像牆壁一樣高;
: 之後遇到大飢荒,寺廟裏的和尚就靠著這些芋泥而得以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