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1-12-18 17:40:00張令譽說:
有個候補官員甲納了一個妾,女方聘金收得很少,
因她說母親太愛女兒,所以要每個月下半在家、上半待在娘家,
官員甲因對方美貌、聘金又便宜,因此答應了;
另有個候補官員乙也納了妾,一樣是約定半個月待在娘家,
官員乙原本不肯,但對方舉了官員甲為例,官員乙查證後確定是真的才答應。
兩個候補官員是同榜同學,有天聊到納妾事情時,
官員甲突然想到,問說「你家嬌妾,是上半月回娘家、還是下半月?」
官員乙「下半月。」
官員甲恍然大悟,把乙帶進內宅親自確認,果然兩人的妾正是同一個人,
當初她家賣人時,就準備好要賣第二次了。
張大人是老實君子,此故事應當不是他編出來的,
只是京師賣女兒的花招千萬,但都有一定程度,不致於太早就被破招,
像故事中每個月固定日子回娘家,太不通情理,
而且要一直往來兩家,路上鐵定會被看到,這就會留下破綻,
詐騙行家應該不會用這招,是否故事傳播到失真,或張大人聽錯了?
不過買美女當小妾,本來就容易上當受騙*1,
會出現這種故事,不論是真是假,總是事出有因。
*1 原文「紫陌看花,動多迷路」應該是用了兩個典故:
劉禹錫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李商隱 中元作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大意是說在京師找美女,有如在凡間找仙女,容易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