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q.yam.com/post/9058
大印度的小歷史-印度女王維多利亞的秘密:見不得光的藍顏知己
黃偉雯(小瑪)
https://reurl.cc/kylOK9
2017年是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獨立的70周年,這也讓代表英國「日不落國」黃金時代的維多
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5.24~1901.1.22),再次成為聚光燈焦點。
這位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英國女王,同時也曾擔任長達43年的「印度女王」。在維多利
亞女王的後期,她完整的頭銜即是:「維多利亞陛下,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
合王國女王,信仰的守衛者,印度女皇。」
女王的初戀與婚姻
維多利亞18歲就登上英國女王的寶座,當時她仍未婚。女王的初戀在20歲,傾心於俄國沙
皇尼古拉一世(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的長子,也就是日後登基的亞歷
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註一)。
1839年亞歷山大以王儲的身分至英國參訪一個多月,與維多利亞女王一見鍾情,維多利亞
甚至在兩人初相見的那天寫下日記,說她興奮到凌晨5點多才睡著。但當時英國國會不滿
其父尼古拉一世的專制(註二),因此反對兩人交往。多情的亞歷山大二世之後娶了日耳
曼邦聯黑森大公國(Hessen)的瑪麗亞公主,與維多利亞的戀情畫下句點。
維多利亞隔年嫁給家族安排的對象——來自日耳曼邦聯的薩克森-科堡和哥達(
Sachsen-Coburg und Gotha)的亞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這位王子其實是女王的
表弟,兩人年紀僅相差3個月,郎才女貌相當般配。
當時的皇家婚禮,維多利亞身穿白色曳地的長婚紗,頭戴白色頭紗,這樣的新娘裝扮跳脫
了當時要用金銀絲線並鑲嵌珠寶製作的禮服傳統,而這樣新潮的夢幻白色蕾絲婚紗,也恰
好展現了在工業革命以後,英國紡織技術的革新與發達,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引領日後新娘
身穿白色婚紗的第一人。
兩人結婚之後,亞伯特就成為大家熟知的亞伯特親王(Albert, Prince Consort)。現在
倫敦著名的「皇家亞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就是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獻給
已故的王夫所建(註三)。
亞伯特親王年僅42歲(1861年)便英年早逝,這也讓長壽的女王在接下來數十年的人生都
被寂寞籠罩,這也是為什麼女王的後半生,出現了兩位不同的藍顏知己,成為人們茶餘飯
後的皇室八卦話題。
女王與她的蘇格蘭男僕知己
在王夫去世之後,維多利亞很長一段時間都活在悲傷之中,出席公開場合都以寡婦的裝扮
出現,避居蘇格蘭療傷期間,一位曾經擔任亞伯特親王的男僕約翰·布朗(John Brown)
,常找機會安慰傷心的維多利亞。
女王與布朗接觸日多,流言蜚語也開始沸沸揚揚的傳開,連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都暱稱布
朗是「媽媽的情人」,更有甚者,直接把維多利亞女王稱為「布朗夫人」。英國國會甚至
差點因為這段緋聞,考慮罷黜女王,直到女王回到倫敦,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維多利亞與布朗先生的這段故事,曾被拍成電影《布朗夫人》,1883年布朗先生因皮膚病
猝死,在他過世後,女王曾經寫下:「布朗之死令我有再變成一次寡婦的感覺」。
女王與她的印度男僕知己
188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英國決定要舉辦盛大的慶典。此時布朗先生已經去世
4年,維多利亞又度過許多寂寞悲傷的日子。身兼印度女王的她,慶典的來賓也包括來自
印度各邦的王子們,因應慶典需求,女王決定招聘兩名印度男僕來照顧來自印度的貴賓們
。來自印度中央監獄的辦事員卡里姆·阿布杜拉(Kareem Abdul-Jabbar),就在長官的
引薦下來到了英國,成為維多利亞女王身邊的男僕。
高大的卡里姆很快的就吸引女王的目光,此時已經68歲的女王因為卡里姆的到來,而開展
了一段年紀相差甚遠的「女王與知己」的故事,當然對外的公開言論,絕不會承認女王與
印度男僕過從甚密。
卡里姆將印度咖哩引入王室菜單,並教導維多利亞女王北印度流行的烏爾都語(Urdu),
他的出現帶給女王很多不同的新體驗與視野,尤其是來自遙遠國度的奇聞軼事,令悲傷許
久的女王又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
維多利亞與卡里姆朝夕相處,但她每天仍會寫給卡里姆不只一封的信件,這樣的關係又引
起王室的緊張,數度要求女王下令將卡里姆送回印度。為了有更好的理由挽留卡里姆,女
王將其由男僕晉升為「女王教師」並以「Munchi」(導師之意)來稱呼他,同時允諾卡里
姆將在印度的妻子接到英國生活,在自己的每個行宮都為他們安排住宿。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正式結束服侍女王任務的卡里姆得到一筆退休金回到印度。然
而當年兩人往來的信件,卻被英國王室勒令銷毀,並命令卡里姆封口,不得在印度私自討
論任何與女王相關的私生活。為此,英國王室甚至派出特務到印度監視卡里姆一段時間之
後才返回。雖然大部分的信件被銷毀,但仍有部分僥倖保留,也正是因為這些漏網之魚,
才讓今日的我們得以窺探這些屬於「維多利亞的秘密」。
2017年,以維多利亞女王及卡里姆印度男僕的故事,也被改編成電影《女王與知己》
Victoria and Abdul 在各地上映。
註一:亞歷山大二世下令解放農奴,並有「解放者沙皇」之稱,他推行新政,實行徵
兵制、設立地方議會、改革司法、放寬圖書檢查制度,並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結果還是
因為一時無法改善貧富差距社會現況,最後俄國秘密組織「民意團」的成員近距離丟擲炸
彈暗殺成功。
註二:尼古拉一世採軍事獨裁統治,政治傾向保守主義,所以與奧國首相梅特涅(
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合作,鎮壓19世紀上半葉歐洲民族主義的革命運動,
後來更在19世紀中期發動克里米亞戰爭。
註三:亞伯特親王是英國歷史上唯一有王夫封號的君主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