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專法能夠討好誰?@ 蘋果論壇 https://goo.gl/aronPe
2017/02/24 21:06 1523
許喬琪/服務業
這一兩天,《上報》連續刊出兩篇關於法務部流出的「同性婚姻專法」草案報導,這兩部流出的草案分別為「同性伴侶法」草案與「同性婚姻法」草案,並早由柯建銘所掌握,加上前不久立委趙天麟一句「專法也是一種進步」,讓台灣社會突然驚覺原來民進黨對婚姻平權的主流意見早就不是在凝聚共識的階段,而是只剩下立專法這個選項了。
雖然大家常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在資訊傳播異常快速的網路世代,對於同一議題的正反意見也越來越壁壘分明,妥協真的能夠獲得中間選民的最大多數支持嗎?這個賽局在現實中的情況遠比理論模型更複雜。
以婚姻平權為例,支持與反對的兩方分別以同志團體與宗教團體為代表,但細看這兩個族群背後所代表的勢力就會發現:
婚姻平權在年輕世代的支持度高達八成,除了同志團體,還有從太陽花學運崛起的年輕政治、社運工作者,當然也包括民進黨內的青年黨工與政治人物;反觀反對同性婚姻的族群,包括了宗教團體、軍公教團體,以及更多原本就偏保守的國民黨支持者。
這兩股勢力最大的差別,就是前者點燃了這幾年改變台灣國家政治議程的各種社會運動,同時也是會最堅持理念,在網路與街頭上關注與推動議題的族群,他們在這個議題上的訴求也很明確就是堅持修民法、專法就是歧視;反之,後者可能在去年總統大選根本就沒把票投給蔡英文。兩相對照下,答案我想已經很明顯了。
回顧從民進黨選前選後,從一開始打著改革的旗號,到選後不斷兩邊安撫以尋求所謂的「共識」,從一例一休對勞方、資方的兩邊得罪;到兆豐案、台新彰銀案紛爭對金融幫的安撫,乃至於今天在婚姻平權上惹怒了當初最挺民進黨的年輕世代。
年輕人想問民進黨的是:立專法到底能夠討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