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語」正名
時常聽人說到「河洛話」、「閩南話」是能稱做「臺語」的,甚至以「大河洛沙文主義
」來批評「臺語」的稱呼。他們的見解是,目前在臺灣所使用的語言,至少有「河洛語
」、「客家語」、「北京語」、「原住民語」,所以「臺語」是不能被「河洛語」來專
用。其實「河洛語」被稱為「臺語」,並不是今天突然迸出來,而是有其歷史淵源及一
些客觀的條件,後來才變成這塊島嶼所約定俗成的專有名詞。這可不是什麼人可以命令
的、更不是突然從石頭縫裡跳出來的。比如連雅堂(1878~1936)在他的「臺灣語典」自
序(二)內容記載,「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校已禁其臺語矣
。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臺語矣」,顯然在將近一
百年前左右,「河洛語」被稱做「臺語」早就已經成為口頭語了。
依內政部所統計的資料,在臺灣使用語言人口比例為:臺語(前身係閩南語)佔百分之七
十二、客家語佔百分之十二、國語(前身係北京話)佔百分之十三、原住民語佔百分之三
。其中以「閩南語」的分佈最廣、使用人數最多,是一個超地區、超省界、超國界的漢
語方言。如在福建閩南地區、廣東潮汕地區、海南島地區,還有江蘇、浙江、江西、廣
西的一些地方,東南亞諸國的華僑居地如新加坡等都使用閩南語。在臺灣俗稱的「臺語
」其前身也是閩南語。
為何在臺灣的「閩南語」被稱做「臺語」,這與臺灣的四百年移民歷史有密切關係。在
福建的閩南語基本上有二大話系,一為西晉永嘉之亂(西元311年)後,中原的「衣冠八族
」等土族避難南下到福建,以泉州為中心的晉江流域一帶的「泉州話」,泉州話是四世
紀的中原音(漢語)與當地土著一小部分的「越語」混合而成的。另一支則是在唐高宗時
期(西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南下平定福建泉州和廣東
潮州之間的「蠻獠之亂」,後來在泉洲與潮州之間設立「漳州」,帶來了七世紀的中原
音(漢語)。到了唐朝末年黃巢之亂(四元878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攻入
福州,統一全閩。這批隨王氏兄弟南下的人士,帶來了十世紀的中原語音(漢語)。先後
兩批由中原來到閩南的移民,大多是河南光州固始人,他們所帶來的語言就形成了「漳
州話」。
泉州話與漳州話在彼此居民的來往交流後,就產生了「廈門話」,成為閩南地區原「閩
南話」的代表語言。同樣的道理,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灣後,為了開墾獲取經濟利
益,派人至福建、廣東沿海招募移民來臺開墾。閩南話亦隨著傳到臺灣來。到了西元16
62年鄭成功率領居住福建沿海的數萬大軍,前來臺灣趕走了荷蘭人,這兩次的大量移民
,把福建的泉州話、漳州話分別帶到臺灣來。這就是目前臺灣話的前身。目前的「鹿港
腔」就是保存了較純正的「泉州話」,而「宜蘭腔」則是保留了純正的「漳州話」。臺
灣其他地區的居民,由於長期的相處、語言交流,形成了所謂「漳、泉濫」,目前北部
音「漳泉濫」偏泉州音,而南部音則「漳泉濫」偏漳州音。 所以同樣是漳、泉的混合音
,在中國閩南地區叫做「廈門話」、在臺灣地區就叫做「臺灣話」。雖然都是漳泉的混
合音,但二者年代的久遠,差異就愈來顯著。主要原因是除了地理環境、人文背景不同
之外,另外是臺灣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外來語特別多,已融入生活語言當中。例
如臺語的詞彙「牽手」(平埔族語)、「雪文」(荷蘭語)、「三貂角」(西班牙語)、「便
所」(日語)、「7-11」(英語)、「正港」「生番」「食飽未?」(臺語)等都是臺語的專
用語。
有關「臺語」的源流,扼要來說就是,臺語(臺灣話)雖是閩南方言移植來的,但臺語是
臺灣人在臺灣特殊的地理、人文環境中、加上一再受外來政權的統治,經過三、四百年
形成的語言,自然和閩南地區的閩南語有所不同,所以就地域來說,閩南地區形成的語
言叫做「閩南語」(以廈門話為代表),在臺灣地區形成的語言自然叫做「臺語」(俗稱臺
灣話)。
綜合上面所述,我們可以了解,「臺語」(Taiwanese)和「臺灣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Taiwan)是不相同的。「臺語」只有一種,而「臺灣的語言」卻有好幾種,例如「客
語」、「原住民語」、「北京語」。為何在臺灣的「閩南語」被稱做「臺語」,因為它
是臺灣島嶼上最主要的代表語言,這就像美國、英國境內有多種語言,但卻只有「美語
」、「英語」言詞,所以將臺灣的「閩南語」稱做「臺語」是一件相當自然不過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