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4-05-22 13:01:14最有名的是宋朝的強幹弱枝
這政策似乎在明朝也繼續
雖然地方各設有衛所
但是中央禁軍似乎仍具最高戰力
特別是燕王奪位之後
對各地藩王的限制和監控更嚴
不但限制藩王的護衛規模 也對藩王結交民心
的措施很敏感
似乎明末時候
即使中央已經財政跟軍備困難
也不准許藩王私領軍隊或者救濟饑民?
寧可讓藩王的錢財被流寇掠走也不准藩王救民或輔助軍隊?
藩王捐錢還能拿到感謝狀 不捐就寫到史書裡說被流寇打死活該
唐王隆武帝被崇禎關過一陣子 就是因為帶兵勤王的緣故
強幹弱枝和軍隊國家化類似嗎? 要不然京師禁軍實力似乎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0:02:00帶兵勤王被抓要用何理由?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0:03:00京師禁軍本來就不一定邊軍強阿 邊軍常打仗阿
"思文大紀":南明隆武帝諱聿鍵,..,九年八月,京師戒嚴,王率護軍勤王。部議以擅出境罪,廢為庶人,安置高
若用這個定義,則明「九邊」「南軍」宋「西軍」可能也算幹,不算枝,因為是受中央直接控制的,只是外派
(可能有錯請指正);或者另一個可能:強幹弱枝只是朝代初期的國策,但日後不可能不置邊軍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1:25:00所謂強幹弱枝應該是後人去總結宋初的軍事政策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1:27:00基本概念就是把善戰者聚集在身邊 所以我認為他會定期輪調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1:28:00把善戰的人調回京師重地 禁軍也要定期輪調到前線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09:00通常學界提到宋代的強幹弱枝是指宋代地方行政組織沒有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1:00獨立的財政權跟軍事權,一切由中央調度。南宋後葉適等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2:00功利學派對此有所批評,認為北宋末的軍事災難與此有關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5:00禁軍集中駐於京師並與地方更戍的問題通常是用內重外輕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6:00來概括,而不是強幹弱枝....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7:00不過所謂宋朝初年的國策大多是由後人無意附會或刻意形塑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8:00的沒錯...很多措施其實都只是太祖太宗順著五代的發展加以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19:00體系化或明文化而已...在制度上真正比較有創見的其實是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3:20:00應該說挑各地菁英為禁軍以及輪調 只是強幹弱枝政策"之一"而已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5-22 23:20:00真宗,太宗的話大概只有成立三班院算是比較有創意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22 23:24:00不過這方面我是真的不熟 希冀有專研者能分享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7:55:00中國古代王朝不僅有一套官僚機構,還有以宗親血緣聯繫的龐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7:56:00大的權力機構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8:03:00以皇帝為中心,然後延伸到皇族,再延伸到同姓,再延伸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8:04:00到與本姓血緣較近的異姓,再延伸到整個民族,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8:05:00以族群共同利益構成。
作者:
yqhyou (友善國際)
2014-05-25 18:14:00主枝旁系分明,長幼有序,各司其職,安守本分,出於對血統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