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台灣的宮廟文化是否受到日本影響?

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   2016-07-20 11:48:01
這題目討論起來真的蠻有趣的。
小弟有幾個看法
對於日本人對於台灣信仰
1.拆廟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日本人統治台灣後
對台北的漢文化代表的大天后宮、文廟、武廟、城隍廟及三山國王廟等
都是拆掉,理由是市區改正,但拆完後就任由神祇流落民間
武廟的關聖帝君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畢竟武廟對日本統治者太敏感
文廟後來由民間重建
媽祖移到淡水
城隍廟被信徒保存好,現在已經在虎林街重新復廟
這些廟的特點是具有官方色彩,中國各城市建城時就是必建文武廟
日本人拆台北的廟,應該具有更大的政治意義。
統治尚未穩固就敢冒大不諱拆文武廟跟媽祖廟,用意應該很明顯了。
2.宣教
日本開始導入本土信仰,先從與台灣有重疊的信仰開始
各寺廟進駐日本本土教派的住持,以日本宗教儀式祭拜
以鹿港龍山寺為例
就被廢除龍山寺名改為開真宗本願寺分寺
這其中也牽扯到日本教派之間的鬥爭
http://www.lungshan-temple.org.tw/index.php?nav=2&sub=3&det=2
(鹿港龍山寺官網)
1904年
鹿港龍山寺正式遭廢,連同奉祀主神觀音菩薩等神像皆被移除,變為奉祀阿彌陀佛
的日本真宗本願寺分寺,寺方的財產也一併被侵奪移轉,
改由日本光明智曉教師兼任龍山寺住來管理。
3.妥協
當然,台灣先人們依然努力捍衛自己的信仰,以妥協的方式維持台灣本土信仰
附上一段珍貴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_CkCgEU
1930年代 台南 延平郡王祠與大觀音亭興濟宮保生大帝繞境回鑾
影片可以看到
頭陣是日本神道教,可以看出前是延平郡王祠(被改成開山神社)
後面是保生大帝聖駕
看了這片段很感動也很激動,影片可以感受到兩神的氣氛不同
你可以看到日本硬生生的導入日本本土信仰的粗暴生硬不習慣
後面可以看到保生大帝聖駕時,那種生命力與感動
先人們在保生大帝聖駕是如此虔誠與用心。
這才是台灣人的樣子啊!!!!!
4.台北神社
完全外來的完全移植
1901年在現今的圓山飯店劍潭山頂蓋了一座台北神社,是主祀在台北死亡的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後來升格為台北神宮
強迫當時台灣人都要來參拜 每年10月28日還定為台灣神社祭,全島放假一天
是皇民化最高的象徵。
不過天要敗日本,在1944年升格成台北神宮的前兩個月
從松山機場升空的載著印度獨立領袖的錢德拉.鮑斯帶著建國基金與金條的飛機
墜毀在台北神社,把台北神社撞毀。也因為戰爭結束而沒有修復重建。
這一連串下來,可以感受到日本在殖民對於台灣宗教信仰的移除與台灣先民
在嚴峻的環境仍然捍衛自己信仰的情操與努力。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20 12:16:00
台北文、武廟和大天后宮或許是因為「官廟」性質被拆。若說「去除漢文化」,台南孔廟雖一度被改為公學校,但後來也有整修。台北霞海城隍廟因為是民間自行請靈修築1898年即恢復廟會活動,也從未被拆除。另外,小小改正一下,是台灣神宮不是台北神宮。
作者: hizuki (ayaka)   2016-07-20 12:27:00
野蠻日本人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6-07-20 12:35:00
這個討論串 開始偏向日本治台的宗教政策了單就最原PO的疑問,我還是要說 只要白衣紅裙的可愛巫女沒有出現在台灣宮廟,反之還是充斥雕龍刺鳳的8+9日本統治對現今台灣宮廟文化的影響 一律都能當成沒有拜託 最最重要的東西沒學起來 還有甚麼其他的好說嘴?
作者: pbdragonwang (pbdragonwang)   2016-07-20 12:47:00
關於宣教的部分,臺南大天后宮也曾經差點變成日本曹洞宗的「臺南寺」而拆廟的部分我想提一下善化慶安宮該廟在日本統治後期因為紀念北白川宮的關係而被拆二次大戰後才重建回來該廟會被拆就因為北白川宮在旁邊一間房子住過結果那間房子變成御遺跡,慶安宮拆了蓋紀念碑
作者: Kavis (抱著兔子的地鼠)   2016-07-20 13:06:00
當時日本本土也沒有什麼"可愛巫女",那是ACG魔改後的印象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來亂的)   2016-07-20 14:25:00
龍山寺、保安宮等就聚落的廟宇才是真的台北大廟舊城內本來就居民不多的官方政治空間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7-20 15:08:00
孔廟還是很重要的,雖然是官方設立,但是臺灣人口雖不多,還是不少士子的,別以為只有現在才會考試前放准考證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來亂的)   2016-07-20 18:04:00
各地方?漢人政治城市中才會有文廟武廟好嗎信仰當然有其滲透,但是要搞清楚信仰跟政治的關係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7-20 18:13:00
嗯日月潭也變成漢人政治城市了XDD高雄武廟歷史上溯到康熙年間 想必高雄是愛新覺羅玄燁建立的漢人政治城市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7-20 18:24:00
看姓氏就知道是不是滿人啦wiki臺灣認同自己是滿族後裔的人數約12,000人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7-20 18:33:00
再看鹿港文廟武廟 是嘉慶16年薛志亮以私財興建 想必當時鹿港是比縣治彰化更政治的漢人政治城市一點也沒錯 漢人政治城市中才會有文廟武廟 若非官方逼迫台灣平民還真不願意與文廟武廟有一丁點瓜葛 更別說建廟了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7-20 18:50:00
那拜文昌君習俗是怎麼來的,好像拜的不全是讀書人香港黑道拜關二爺習俗又怎麼來的?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7-20 18:55:00
「漢人政治城市中才會有文廟武廟」<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香港黑道拜關二爺、香港有文廟武廟 都證明香港是漢人政治城市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7-20 18:57:00
滿人還沒入關,就祭祀關二爺了...
作者: shinshong ( )   2016-07-20 19:01:00
milk 你跟反串的還聊得那麼開心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來亂的)   2016-07-20 20:01:00
薛志亮想達成什麼樣的城市模範,你會不知道XD民間關帝廟、武廟、文昌廟、文廟怎麼混雜會沒有想法這些就是政治跟權力的痕跡自然形成的都市會有其承繼的形式,體規劃的新城可就更有脈絡可循了
作者: ewayne (ec)   2016-07-20 20:21:00
我是挺好奇原po這麼堅持三山國王廟的意思是?台北城內沒有三山國王廟阿,城內沒有客家聚落,怎麼會有三山國王廟?這文章本來就該討論日本治台的宗教政策阿...不然看人家拆幾座廟就說是剷除,那其他地同類型的廟卻還留存至今,這要怎麼解釋?只剷除台北的,不剷除台南的?孔廟跟學校結合,這是新聞嗎?要講台南孔廟,記得講日治時期就有整修,還正好也是大正年間,台南廳長還屬名立碑,有個日本人還寫本「台南聖廟考」把這次整修的事記下來。既然要打壓,那台南廳長署名立碑,你要怎麼解釋呢?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7-20 23:24:00
孔廟被挪為他用,後來才整修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7-20 23:44:00
呃…日本是真的在政策上想改變臺灣信仰台北其實是有潮與客籍聚落的,不過在道光年幾場大械鬥遷移唯一僅存的是在新莊街的散山國王廟,但由於距離離散,大半是外地潮客人捐獻維護做為象徵。日本時代其實也是一度有危機,總督府政策下哪間破廟卻也在日本警察協助下改“廟”為“宮”而存續。這就是前面說過為何臺灣這麼多廟都用“宮”而在此前臺灣的廟不止佛道分離,連不同地區的守護神,和不同宗族的神明是不可能放在一起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基本在臺灣服務的日本官僚並不是這麼死硬,基層都有協助保護
作者: ewayne (ec)   2016-07-22 02:33:00
台南孔廟一開始被軍隊佔用跟挪為學校,被部隊佔用這是日本人的錯,而挪為學校,這還符合孔廟的用途吧!歷代孔廟跟官學合一,根本就是必然現象。日本人把台南孔廟部份挪為學校完全符合歷代以來對於孔廟的用途~最重要的是,同樣是大正年間,台北在拆文廟,台南卻在修孔廟,這要怎麼一概而論?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7-22 02:41:00
並不同期…當時是很多複雜的因素,民間仕紳一直與官方試圖做些協商現在臺灣宮廟變化,就是為了試圖在政策下存活的影響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7-22 07:37:00
那西方教堂挪為回教禮拜用途,反正都是宗教,何必計較呢就算是學校用途,牆上掛黑板鑽孔鑿痕,教職員辦公用具搬動,這難道不會造成破壞嗎?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22 09:03:00
孔廟本來就是官方學校,全台首學的匾額還掛著呢。
作者: amaranth (liann)   2016-07-22 10:20:00
孔廟主體兼設官校跟廢除孔廟挪建官校是兩碼子事吧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7-22 17:45:00
孔廟並非一般宗教設施.孔廟沒有乩童和轎班.類似皇室宗廟,每年有祭儀,也是一個講學地點.如"巨蛋運動場"除了運動比賽功能外,主要作為政治集會所.沒有政治功能的話,就不要花大錢去搞體育了.有些古廟用"宮"名,跟主神受封格位有關.如林默娘受朝廷封天后/天上聖母,則有了"宮"的資格.但這畢竟已經泛濫.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7-22 19:58:00
以往什麼神階級該用什麼等級的稱呼都是一定的,不過在現代什麼神都可以是帝君了,這也是宮名變普及的因素
作者: ewayne (ec)   2016-07-23 01:05:00
孔廟,從來就沒有廢除。而要說造成破壞,人家台南廳長不就領銜整修孔廟?如果要廢除孔廟,為什麼還要整修?要說人家教堂變成清真寺,請搞清楚那些基督教的壁畫跟彩繪可是從此就沒有回復過!日本人有不讓那些被破壞的寺廟回復過往樣貌嗎?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7-23 01:44:00
有修正政策,不代表沒做過…中共現在還推孔子學說呢!結論是中共向來中式傳統文化?有就是有,沒必要真的要護成這樣子,由於執行的“日本”基層本身對改變宗教的也不一定是都認同,加上本土仕紳也不斷在爭取,所以宗教政策是一直互相折衝。也加上外力因素,最終日本放棄了這個有問題的政策又這麼說吧~日本帝國想藉由宗教同化殖民地,其實理論上方向是對的,西方帝國其實也很常見這種方式,只是手段與教會的發麵包滲透強硬不少,阻力自然不少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3 05:04:00
以後見之明來看 高壓統制同時用教育洗腦 只要一代人就夠了如果當初日本沒搞階級制度 也就是區分皇民和台灣人那台灣早就是皇民佔大多數了
作者: pbdragonwang (pbdragonwang)   2016-07-23 08:16:00
善化慶安宮跟安平開臺天后宮都是日本時代拆掉二次大戰後才蓋回來的善化慶安宮是地被拿去蓋北白川宮的紀念碑安平開臺天后宮則是地變成安平公學校(石門國小)善化慶安宮還能把紀念碑拆了原地重建安平開臺天后宮則是臺南市政府撥地才另地重建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7-23 13:18:00
傳統台灣廟都很小.(典型如土地爺)一個水災就毀了一個.像鹿耳門媽祖宮,原址就在溪裡,只剩幾塊磚了.現在的媽祖宮是新建的.對岸(土城)聖母廟也是分出來的.拆建是很正常的,不一定要政府來主導.
作者: pbdragonwang (pbdragonwang)   2016-07-23 14:00:00
善化慶安宮與安平天后宮是地方大廟這兩座廟可不是廟方主動拆除重建,是被迫拆掉的安平天后宮還是被官方佔用多年,居民要討還拿不回來最後廟就被拆了,只有神像被分散到其他廟宇供奉重建已經是40幾年後的事了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7-24 03:29:00
推 killeryuan: 結論:日本政府並未多加干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