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全名叫做《血之祕史 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的故事》,其主題為十七世紀時
,法國一樁疑似因輸血而致死的案例,而其背後並不單純是醫學問題,還牽涉了毒殺、政
治、金錢、宗教、學術權威等等錯綜複雜的問題。
科學革命事二十世紀史學家對於十六、十七世紀在若干自然科學上重要發展所賦予的名
詞,「科學以英雄姿態取代了宗教」,作者並未給出完全肯定科學革命之評價,也承認如
今對科學革命的共識就是還沒共識。誠然,綜觀本書,十七世紀晚期的法國科學發展顯然
沒有「科學戰勝宗教一去不回」的盛況,以往認為西方從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
革、科學革命、啟蒙、工業革命一連串直線發展、進步理性持續戰勝蒙昧無知的傳統評價
顯然需重新評估,但這倒不是本書主旨。
本書主旨在科學革命時期血液理論突破,英國科學家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推翻了古希
臘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體液說,而此說自上古來便影響了長久醫學觀念,身體不太舒服顯
然是體液不平衡所致,心情浮躁可能是血溫太高了,要放血降溫,而血液是從胃部送到心
臟裡面燃燒提供了我們需要的能量。雖然以現在眼光看來可笑、不合乎科學,但這卻是長
期籠罩中古甚至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醫療,書中一開始便提到華盛頓總統死時(1799)便曾
接受放血治療。而這種理論也與許多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理論、《聖經》對血液的重視有
關,除了是醫學理論外,更是西方人世界觀的體現。
此書以非常輕鬆的筆法,寫出了十七世紀英法兩國血液理論的發展,介紹了中古以來西
方人的世界觀,包括四體液說、亞里斯多德的存在巨鍊(Great Chain of Beings)、鍊金術
,還有外科醫生、內科醫生角色的不同,笛卡爾的學說如何影響到日後解剖學家對動物慘
無人道的實驗,這方面是筆者覺得滿有趣的,可以看到當時科學家對動物做的各種實驗,
包括開膛剖腹看他們心臟跳動,亂接血管跨物種輸血,還滿獵奇的,重點雖然在哈維發現
了血液循環影響到日後輸血實驗發展,但其中還牽涉到英法間科學競爭,作者為了寫法蘭
西科學院的建立,便從路易十四即位、投石黨叛亂、馬薩琳、柯爾貝爾間權力接位的鬥爭
,這位太陽王漸漸將政治權力收回手中的過程,還談到了當時人對彗星影響的想像,倫敦
鼠疫、大火如何延遲科學進展。總之此書對於當時甚至更早西方種種社會觀、生活方式、
對世界的想像、政治外交情勢皆有述及,筆者便相當喜歡此部分。
而本書主題在法國一名醫生做了人體輸血實驗,當時因種種考量反對人人輸血,而要由
其他可憐的動物為人類供血犧牲。這其中涉及了與英國科學方面的競爭與貴族想挑戰法蘭
西學院(法王權威與堅守四體液說的保守學者),原本看似順遂的從羔羊輸血給人的種種實
驗(使用羔羊便與宗教傳統有關,是基督寶血)卻因一名瘋子的離奇死亡而被法院判了死刑
,而從種種跡象研判這樁離奇命案可能便是保守份子搞鬼毒死了,而其間動機可能涉及了
倫理、宗教、學術、政治權威,終於宣告此後150年間輸血實驗在西方被放棄。
作者於後記中明確提到她寫作此書的動機,2006年時小布希總統因宗教、倫理考量凍結
了幹細胞研究經費,其說詞竟離奇地與十七世紀時種種保守學者對輸血的抨擊言論相似,
如果當初沒有保守派反對,輸血理論或許可以更早成為救命工具,不必等到十九世紀初才
重新找回,ABO血型也不用到二十世紀被發現,大幅降低血液抗體不相容的風險。道德規範
是否該干預科學?其標準何在?
作者一開始便曾寫道,血液在人類歷史上總是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二十世紀美國還有
白人以跨種族輸血風險高要求分隔黑白人血庫,1970年代前仍在南方實施。血液象徵血緣
,還有宗教、社會規範上種種意義,筆者最近正在閱讀傅柯的《性史》,其首篇最後一節
便是〈掌握生殺大權的權力〉,何以十八、十九世紀來權力會對性如此有興趣?要掌握人
口,製造出各種性化的人,關注性倒錯、自慰、人口等議題,不就是因其牽涉到生存的重
要議題嗎?因此資產階級要關心血緣、健康,成了傅柯筆下Bloody血腥的社會,為優生學
、種族主義找到理論根據,造就了人類史上最可怕的屠殺。
總之這本書讀起來相當輕鬆、有趣,而又能學到很多東西、且富有思考性,大家有空可
以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