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時候是察舉制,由地方官考核當地的青年才俊,選拔為官員或者推薦給中央,
這就是舉秀才和舉孝廉。
地方官人生地不熟,怎麼可能知道一個人的好壞?
所以就聽民間的風評了。
大家都這樣說,地方官就這樣信了。
地方上一些大尾的學者,開始成為意見領袖。
他評價誰如何,大家都跟著認可如何。
地方官也會聽從他們的意見。
而年輕人想上進,也會去找他們,請他們評價自己。例如曹操就獲得了一個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這些在地方上有影響力的人物,就是士族的領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人們到處逃難,士族也不例外。
中原各地一片混亂,每個郡的人也都很混亂,原有的士族社會結構被徹底打亂。
這樣要評價就不太方便,也不太公正了。
曹家乘機把評價權從地方士族手里,收歸到政府手里。
由政府任命德高望重的人為中正官,對郡中人才進行評價。
所以這個時候發生的變化,就是過去是誰的嗓門大、聽眾多,誰就掌握了人事推薦權。
現在只有政府任命的中正官才有資格有人事推薦權。
當然了,這個中正官肯定都是由當地最上等的士族才有資格擔任的。
實際上使得評價的權力被頂級士族壟斷了。
人分九品,實際上第一品圣人從來不授人(誰敢說人能比孔孟、周公?)
真正評價是從二品開始評的。
只有評到二品的才德兼備之人,才有資格當中正官。
而通常只有最頂級的門第,才有可能獲得二品的評價。
這就徹底堵死了中下等士族的上升機會了。
隋唐時期呢,朝廷的基本依靠是關隴貴族,也就是北魏六鎮中武川鎮的軍人。
這些人在門第上低賤得很,所以和士族是談不到一塊兒去的。
上等士族甚至看不起李唐皇帝,不肯和皇帝結親。
有了這些關隴貴族為依靠,隋唐皇帝也不用太擔心士族能顛覆自己。
隋文帝其實沒有對推薦制度做太大改動,僅僅只是對各地推薦來的人進行一次考核,通過
考試再決定而已。
到了隋煬帝,變動也不大,只是把這個考試對全社會開放,沒有獲得推薦的人也一樣可以
自己報名考試。
而且隋朝到初唐的時候,這種考試出來的人,只占官僚的一小部分。而且考上的大多也是
士族。
所以改動并不大。
武則天的時候,因為士族反對她篡權,她就屠殺士族,提拔重用科考出身的寒門為官。
寒門這才陡然地位上升。
武則天時候用過不少這種免洗的政治工具人,這些人出身寒微,一心往上爬,很多
人做事不擇手段,又沒有家族立場的牽絆,非常好用。
到牛李黨爭的時候,寒門才有能力站出來掰手腕了,但是兩黨的領袖其實也還都是士族。
士族真正的衰敗,要到唐朝末年的大亂了。
然後宋朝士族門閥就退出歷史舞臺了,朝中就全部是寒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