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nae0307 (防空棲姬人柱力)》之銘言:
: 如題,最近看了一戰條目
: 發現根本亂七八糟
: 雖然德國無法跟英法俄結盟是因為威廉二世各種外交亂放炮和無禮行為(感覺好像某柯)
: 但陸軍自作主張總動員、越境衝向法國感覺也很雷
: 根本是類似七七或九一八之類的無謀暴走
: 威廉被逼簽署時也說:你們會後悔的
: 那到底一戰戰敗時是造型鬍還是威廉要負更多責任?
: 各位怎麼看
既然你提到柯文哲,那就用柯文哲來回答,我們都知道柯文哲會失言,
但是你要表示柯文哲失言就是導致危害柯文哲與其他人或者藍綠兩黨的關係,
就顯得十分武斷。而且聽信其他人與藍綠兩黨的一面之詞,
並且把其他人與藍綠兩黨的一面之詞當作柯文哲整個人的形象。
而忽略了柯文哲與他們檯面上下的實際利益衝突,
同樣的,你對威廉二世的印象大多還是來自於英法美三國媒體與政府戰時宣傳所影響,
覺得威廉二世失言所以導致危害到德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但是這就會忽略了德國乃自威廉二世所實行的國策與三國其他方面的利益衝突。
事實上面子是小事,而實際利益衝突是大事,真正危害危害德國與其他各國的關係,
當然是實際的利益衝突。就像法國想要復仇奪回亞爾薩斯和洛林就不在話下,
另外德英之間的利益衝突是以威廉二世為首的德國政府高層開始實行「大海軍計畫」,
妨礙到大英帝國的利益。大英帝國為了維持自己日不落國的世界貿易往來,
必須維持住自己是世界第一海軍,但是要維持世界第一海軍就必須付出龐大的軍費,
而德國「大海軍計畫」卻讓大英帝國的財政雪上加霜,更不要說往後的英德海軍競賽了。
因此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把德國打掉是維持大英帝國利益之所在,
只是所有歐洲國家高層都沒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除了美國、日本,
其他歐洲國家不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算輸了而且沒落了。
再來回答你的問題,德國陸軍和威廉二世誰比較雷?
威廉二世當然很雷,只是他的雷大多數不得體沒有禮貌的雷。
就像你所說的,當時德國政府高層就已經意識到威廉二世失言的問題了,
所以他們採取統一發布新聞稿的模式。像是威廉二世進行公開演講,
由負責主辦的政府機構統一發布新聞稿給採訪媒體,若有不聽話的新聞媒體,
膽敢擅自報導威廉二世公開演講原文,就封殺你這家媒體,
往後你這家媒體就不用來採訪政府相關新聞,甚至動用公權力來查封你。
其中有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1900年德國軍隊要前去中國平定義和團的時候,
威廉二世發表對軍隊發表行前演說其中講到:
「不要寬恕,也不要捉俘虜。
誰要是落入你們手中,誰就遭殃!
像一千年前匈奴人在他們的國王阿提拉領導下聲威遠播,
至今還在傳說和童話中威風凜凜一樣,
德國人的聲威也要靠你們在中國流傳千年,
使中國人1000年後提起德國也不敢對德國人側目而視。」
這段演講在德國政府統一發布的演講稿是刪除的,
德國媒體也安安靜靜地使用這份閹割過的演講稿,可是當時有外國記者在場,
所以全文轉錄在外國報紙上,然後由國外傳到德國國內,
逐漸才變成我們的口中所說的「匈奴演說」。
當然威廉二世這種失言狀況層出不窮,
讓德國政府高層尤其是外交部與德國駐各國大使十分頭痛,
所以就有大熊、學姊、小牛那樣有專門控管監視的外交部人員隨行在威廉二世身旁,
來阻止威廉二世失言,一有威廉二世失言狀況立刻拍電報給首相府以及外交部。
讓首相府和外交部可以立即反應。
但是德國陸軍的雷點就反而相對來說是致命傷,德國陸軍最大的雷點是太過於樂觀。
德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實行的施里芬計畫,
它出自於1870年代德國參謀總長大毛奇的左守右攻計畫,
被施里芬伯爵與小毛奇改成左攻右守計畫,這是無可厚非,
反正都是要打,誰先誰後其實沒差。但是大毛奇在制訂戰略的時候,
總是以最悲觀的角度出發,所以有制定最好的A計畫,若有無法實行A計畫?
備用B計畫是什麼?備用B計畫也無法實行的話,備用C計畫是什麼?都有制定出來。
可是施里芬計畫制定出來之後,居然沒有失敗的備用計畫,
不論是制定施里芬者和執行者小毛奇都沒有去制定,
導致德國陸軍遭受到真正失敗的時候,卻無從反應。
而且最奇怪的地方是這項計畫不但德國海軍部在戰前不知道,
連奧地利參謀總部戰前也不知道。當時的說法是這是軍事機密,害怕英法兩國間諜得知,
所以德國海軍部和奧地利參謀總部事先不知道。
不過現在的猜想是德國陸軍認為他自己可以做到一打二的樂觀態度所導致的,
當然這無從證實,目前是一個歷史之謎?
第二是德奧同而不盟,英法俄協而有約:
一般的說法是德奧軍事同盟看起來比英法俄諒解協約來得更具有法律效力,
而且德奧兩國同文同種,應該合作起來更加方便。
但是在歷史發展卻不是如此,德奧兩個的軍事合作都是處於在知情不合作的狀況,
因此才發生奧地利參謀總部不知道施里芬計畫的事情。
可是英法俄協約雖然沒有強制性,實際上執行卻是彼此參謀總部不斷進行協調合作,
開戰的時候你的軍隊在那,我的軍隊在那,怎麼合作攻擊德國?
所以這是德國陸軍第二個雷點。
接著你問說誰為了德國戰敗負起責任,
以當時氛圍來說當然是猶太人、左派份子、社會民主黨,
德國軍方和威廉二世兩者都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而且對於當時很多德國人來說我們沒有輸,我們簽的只是停戰協定,
我們還要繼續打,下一次我們會打贏,
所以德國有些人是歡喜鼓舞的進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當然回到歷史分析來說,德國之所以會戰敗是因為美國參戰,
美國參戰原因表面原因是無限制潛艇政策,實際上是因為如果英法兩國輸了,
會讓大批的戰債血本無歸,除非德國願意表示承受這些債務,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不過在美國宣戰前夕,英國本土只剩下三個月的戰備儲糧。
三個月後連配給都配不出來了。因此英國內部已經有反戰和談的聲浪出現,
如果德國願意再撐三個月,而不是使用無限制潛艇政策,說不定三個月後,
英國會開始與德國和談。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執意實行無限制潛艇政策的是德國陸軍,
威廉二世是反對這件事情。威廉二世是會失言,但是他不是無腦,
他認為不可以惹怒大西洋另一岸的大國,
但是此時他早已被當時的參謀總長興登堡與參謀長魯登道夫架空,
連威廉二世所能看到的報紙都是經過德國參謀總部審核才能給威廉二世觀看。
所以德國陸軍當然要為德國戰敗負起最大責任。
大概是這樣子,若有什麼問題,我們再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