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andervaal: 明朝光是中期就搞出一個自己作死的土木堡之變,你說它 10/16 12:30
:
: 當年的蒙古 橫掃一切,朱元璋...只是靠者蒙古內鬥而奪得天下
:
: 朱棣五征漠北,看似威風八面,但一國之君遠征漠北(當時首都是南京),可知情勢之兇險
:
: 當蒙古勢力團結往東推進,明英宗 率軍壯烈敗北只是必然,但是拖到了 寶貴的時間
:
:
: 大明真正擊潰蒙古,是到明武宗時期(所以才有「武」),大明累積百年實力,擊敗了蒙古
:
: 之後大明真正要面臨挑戰,己經是 明神宗末年的 女真族反叛(地球氣環開始轉冷)
:
教材上主流土木堡之變相關都是明史這類後人編輯的正史觀點。可是以時人留下記錄來看
,並且拉長拉大時間空間到整體帝國,會有不同的看法。土木堡之變不會是皇帝一個人或
者正史所稱當權太監腦袋發熱搞出來的危機。
首先永樂帝發動兵變,接著下南洋北討蒙古,這些耗費國力甚巨,其晚年民間不堪負荷,
唐賽兒民變是其中著名的反抗。
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成祖死後約三十年,差不多一代人的生養休息,明代國力恢復了嗎?正
史說有,這得存疑,因為到了英宗時代,很多資料都顯示即使是北直隸精華地區,其京營
衛所等等早已存在衰敗的跡象。
正統帝即位後有啥軍國大事,四征麓川。明代經濟中樞在南方,帝都得靠著大運河由南往
北輸血維持,可中期以後歷經多位明帝的西南原住民動亂,一連串的OOXX土司之變,實際
上就像個反覆發作的炎症折騰著明國,甚至持續到南明。這些變亂都消耗牽制住朝廷南邊
的豐富人力物力。亡國崇禎君為了應付建奴女真跟流寇,額外在全國各地徵銄,而在雲黔
貴西南地區所徵得的糧銄多是留用,這說明啥?
回到麓川之役,這場戰爭從正統四年打到十三年,發動數十萬人次的進攻,大軍疲憊、國
庫虧空,也只是和談收場,啥好處都沒撈到,而結束不久為了改土歸流又發生苗亂,整個
南中國都一直在折騰,無力支援北邊。時人已有勸告「罷麓川兵,專備西北」,這即使從
後人上帝之眼來看也非常正確,因為蒙古出了個雄主也先。瓦剌部也先統合了從中亞到遼
東草原各部,實力大增,於是在正統十四年發動了對南方明國的劫掠征討。
先一提,所謂的九邊十一鎮堡壘層層防禦線這時候並未成形,明朝邊軍只能守住宣府、大
同等等幾個堅城,蒙古人來去自如。大戰之後,正史表示是權宦王振的昏行,導致蒙古兩
萬人擊潰明兵五十萬,被蒙蔽的皇帝北狩。這種說法跟明末薩爾滸之役的通俗講法一樣,
多是小說家筆法,不甚可靠。從明英宗實錄、時人筆記等等綜合來看,當時從遼東到甘州
這一條北邊沿線都傳來蒙古入侵的急報,守軍出陣皆慘敗,退守據點待援,而蒙古軍總和
保守估計有八到十萬之眾。
告急文書雪片飛來,實錄記載很清楚,一部份京營調去增援宣府大同,調將賞兵、發糧補
馬等等備戰動作即刻進行,這時只動用北直隸方面軍隊,而南方就算不講究時效,說實話
也指望不上,原因如前段所提。那麼有必要御駕親征嗎?以情勢來看的確已經到了要動用
京營的地步,而京師三大營互不隸屬,只有皇帝才能統率,這是在成祖時立下的規矩,對
當時朝廷來說皇帝親征這並無不妥,二十出頭的英宗顯然也躍躍欲試,也許想要效法太爺
的威風。而下旨後,文臣武將皆無反對,幾日後才由吏部尚書聯名多人請求取消親征,這
說明了明史所說王振獨排眾議執意孤行,根本是把責任全掛在他身上的推諉。
大軍出陣的確倉促,幾日間就出發,比較可靠的計算這時皇帝帶領著二十萬人出發前往禦
敵。幾次接戰後,明軍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這些精銳多是歸化明朝的蒙古人,可是
全都歿於交戰,很顯然此時的明軍實力已大不如太祖、成祖時代,想逃回北京的正統帝遇
上匯集各部兵馬的也先,在土木堡終於大潰被擒。
歷史沒有如果,沒有假設,只是照著當時的情勢研判,明朝國力衰竭疲憊,而同時間蒙古
正盛,就算英宗能躲進北京,蒙古人多半會如同後世女真破關一樣,在京畿重地橫行無阻
,明國注定遭難,之後國都南遷都說不定。這是大勢所趨,人是撼動不了的,換誰不會差
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