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落後於西方的問題,以前很常看到歸因於閉關鎖國
然而會這樣想的人卻忽略掉一個本質上的問題,即19世紀整個時代的趨勢
放眼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一百多年的時間裡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傳統大國,在這個時代潮流中被超越,乃至衰敗下來
這些國家也少不了至少在器物上的革新運動
然而在新興列強面前卻免不了喪權辱國的處境
在這裡,我姑且暫時不談如朝鮮、越南、緬甸、邁索爾、錫克、阿富汗等中型國家
也先不提如夏威夷及大溪地等小國,而是以印度的馬拉他,伊斯蘭世界的波斯及奧斯曼
還有歐洲的西班牙和奧地利談起
在印度,雖然在十八世紀,莫臥兒帝國隨著奧朗則布的駕崩而崩塌
然而作為印度教的後起之秀-馬拉他卻擴張至佔有印度的半壁江山
儼然成為印度最為強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政權,並在第一次馬拉他戰爭擊敗過英國
馬拉他在結構上屬於土邦王公組成的聯邦,中央政府國王無實權,主要由佩什瓦治理國家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與法國及荷蘭外交結盟,並且請法國幫忙組建近代化的軍隊
然而卻在第二次馬拉他戰爭戰敗,最後在第三次失敗後,廢除佩什瓦制度
馬拉他瓦解,印度大致上已被英國征服
在伊斯蘭世界的波斯,卡扎爾王朝在十八世紀末統治波斯,然而至第二代君王之後
先後被英俄兩國打敗,被瓜分掉高加索、部分中亞、巴林等原先的控制區域
並且在不平等條約之下,失去司法海關等主權(例如俄國人的治外法權)
之後與英國的的一系列條約之後,失去了外交自主權,且如油田等國內資源也遭受到把持
加上欠上英俄等國的大量債務,處境之慘不亞於滿清
雖然後世的君王還是有進行一系列的西化改革,並且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推動立憲運動
並且君王時常出訪歐洲,但仍舊改不了卡扎爾王朝衰敗的處境
最後被李查沙阿·巴勒維取代,卡扎爾王朝覆滅,進入巴列維王朝
在伊斯蘭世界中,曾經盛極一時奧斯曼帝國,在十八世紀後期也漸漸被歐洲列強超越
在十九世紀裡,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從廢除禁衛軍到推行坦志麥特改革及立憲運動
並在後期一戰中有過突出的戰績
然而在民族主義的浪潮中,幅員廣到的奧斯曼帝國面臨到各地獨立運動的紛擾
加上距離歐洲近,直面來自英國、俄國、奧地利等列強的壓力,從這方面來說
比滿清的壓力大多了,最後各地不是獨立,就是被侵佔成殖民地
更糟的是在一戰時站錯隊,戰後被徹底瓜分,失去伊斯坦堡,並徹底是去對國內的主權
好在凱末爾東征西討,收回不平等條約,打贏希土戰爭,才保有今天的境地
即便是在歐洲,也有一些強大的國家在十九世紀的大變革中衰弱下來
最具代表性的的就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帝國,以及在一戰後徹底瓦解的奧地利帝國
西班牙帝國,很好運的征服了印加、瑪雅、阿茲特克等美洲政權,並控制美洲極大的區域
成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在十七世紀後期不再像之前那樣呼風喚雨
但保有龐大的殖民地使其仍是保有一定的地位,然而十九世紀初西班牙被拿破崙佔領
加上啟蒙運動的影響,戰後數十年內大多數的美洲殖民地盡數獨立,西班牙帝國徹底崩塌
奧地利帝國在經歷拿破崙戰爭後,雖然仍有保有相當的地位,然而先是經歷1848年危機
佛朗茲約瑟夫登基,爾後的日子裡先後在義大利獨立戰爭中失去北義大利的領土
普奧戰爭中敗陣下來,失去對日耳曼地區的控制,隨後國內複雜的民族問題風起雲湧
被迫提升匈牙利的地位,改制為奧匈帝國,雖然皇帝勤奮節儉
在工業革命中也得到不小的提升,但做為中世紀留存下來的王朝
卻難以應付這千百年來最大的變局,加上皇帝自身思維傾向保守
難以駕馭在民族主義浪潮下民族問題過於複雜的國家,最終導致了一戰後的倒台
綜上所述,清末被西方列強超越這一現象,是那個時期的大趨勢
即便沒有閉關鎖國也改變不了歷史的趨勢
從馬拉他、奧斯曼、波斯,乃至地處歐洲的西班牙、奧地利都在這潮流中崩塌
又或者說,在這期間美、俄、德、英、法、義等國國運太好,以至於在這趨勢中興起
超越其他傳統強國,而其他中小型國家即便有過變法圖強,即便自身實力強悍
也難逃列強的侵擾,即便是泰國和衣索比亜,也只是做到自保,而非晉身列強
在這些中小型的國家中只有日本才是最特殊的特例
所以清末被列強超越乃至欺辱是大勢所趨
因為其他傳統強國早已用自身的歷史呈現了即便沒有閉關鎖國
即便更早地推行改革運動,也難以抵抗這時代的趨勢
由此可見,即便沒有閉關鎖國,即便提早推行改革運動,結局大機率上是難有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