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舊台幣4萬元兌換新台幣1元的故事:戰後台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21-11-25 23:06:06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655
舊台幣4萬元兌換新台幣1元的故事:戰後台灣為何被捲入中國嚴重的通膨風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純就財金政策來看,從陳儀接收台灣開始,最晚到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台灣
和中國大陸曾經處於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一國兩制」。
文: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暨台史所合聘教授)
1945年10月接收台灣以後,陳儀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透過不採用法幣而實施台幣的政策,
試圖防堵中國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透過輸入的方式衝擊台灣的經濟。[1]
但是,此一政策是否有效,實際上是以國民政府的匯率政策作為依歸的。而此一戰後台灣
史中短暫的「一國兩制」經驗的意義,比起對國民黨當局統治政策,或是陳儀不當施政的
批判,過去較不受重視。但是對戰後初期的台灣經濟而言,則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一、初期匯率問題的影響
對此,汪彝定的回憶錄便清楚地指出,(中央的)國民政府所訂的匯率如何對台灣造成不
公,而有利於中國大陸來台取得物資,過程中以匯兌不當的狀態,取得財經上的利益,這
也就是低估台幣的價格所帶來的影響。
汪彝定回憶:「1946年初來臺時最令我驚喜,後來卻深感遺憾的是臺幣與法幣匯率(一比
二十)不公平。拜此匯率之賜,我們這些早期來臺的窮公務員,忽然之間發了一筆小財。
我帶來臺灣約有一、二十萬元法幣,按照二十比一的匯率,變成六、七千元,甚至上萬元
臺幣。
我穿著一條舊卡其褲子來到臺灣,這時趕緊去太平町(延平北路)做衣服,一口氣做了兩
套款式不甚高明的西服,共花了我二、三千元而已。如果在重慶,這筆錢(六萬元法幣)
連一條卡其布褲都買不到。不公平的匯率,是臺人怨懟的一個原因。」[2]
另一方面,也由於台灣的廠商或個人,要在中國大陸購買物資必須使用法幣,而台灣的法
幣供給相對不足,而導致法幣價格被高估的一個狀態。但是,台幣與法幣的匯兌制度,所
帶來的不良的影響,在當時少被提起,因此在後二二八之後的狀態,不比二二八事件當時
更為嚴重。
二、後二二八的通貨膨脹問題
後二二八台灣的通貨膨脹問題,與二二八之前造成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並沒有太大的差
異。
1945年10月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以後,積極建立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貿網絡。大量的糖
、茶、香蕉與鳳梨等產品,被輸入中國各省。但是,國民政府(及其後的中華民國政府)
發行的貨幣(法幣、金圓劵改革後此一狀況依然)對台幣明顯高估,[3] 且因中國大陸嚴
重惡化的通貨膨脹及貨幣劇烈貶值的狀況下,由於買方付款的延遲,貿易局壟斷對外貿易
,導致經貿利潤遭到嚴重侵蝕。[4]而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匯兌,更嚴重的是造成台灣發
生嚴重的通貨膨脹。
除了原有的問題外,1948年8月中華民國政府推動金圓券改革,同時實施的經濟管制,不
僅沒有改善台灣的經濟,反進一步傷害了臺灣的經濟。根據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的〈幣制
改革在臺灣〉一文:金圓券改革實施後,中央政府於8月25日實施物價管制,規定全台物
價以8月19日金圓所標示的各項定價為準。臺幣對法幣的比率的與貨物售價之調整皆需經
行政院核定。
由於此一政策的實施,韓麗珍在〈幣制改革後的臺灣經濟〉便指出:「採購外國貨物,在
8月19日以前,是要結匯,美金一元結匯法幣八百萬元;8月19日以後,結匯須一千二百萬
元,即等於8月19日前的美鈔黑市。因此,商人要多花四百萬元,才能買到同樣美金一元
的東西。成本提高,售價不提高,商人是無人敢去採辦的;此外腳踏車零件、車胎、西藥
也有同樣的情形。」
透過前述的管制機制,台灣的物價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因為不僅是台灣的物價將直接而完
全的受制於中國的京滬市場,更因為工業品多係由中國大陸輸入,結果台灣成為高物價區
域。原本1948年8月19日的台灣物價比起中國大陸京滬市場,不但輸入品的價格與原採辦
地的價格有距離,而且台灣特產品的價格也偏低。結果以當日的水準作為限價的起點,對
台灣的商人和生產者就造成嚴重的損失。
整體而言,二二八事件過後,雖然國民政府撤換陳儀,並將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
府,但是,原本的財經政策並沒有徹底的改弦易轍,也就是對台灣不利的匯兌制度不僅沒
有改善,而且在之後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而中央駐台各機關不斷地要求台灣省政府代墊
相關款項,也造成台幣發行數目持續增加,這是後二二八之後,台灣嚴重通貨膨脹的重要
原因。
換言之,透過不當的匯兌制度低估台幣的價格,以及台灣與中國緊密的經濟聯繫、貨物流
通,彼此的輸入輸出狀態,導致台灣在二二八之後,原本的通貨膨脹問題不僅始終沒有改
善,甚至出現更為嚴重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越往新台幣改革的時間點逼近,問題就更為嚴
重。而這種匯兌問題的解決,或是台灣與中國緊密經貿關係問題的解決,基本上是在1949
年新台幣改革之時,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根據林鐘雄的研究,除了1948年1月15日至8月18日,及1948年11月12
日至1949年6月15日之外,台幣對法幣或是金圓券的匯率都是由中央政府決定。因此,匯
率政策對台灣財經情勢的負面影響,或是台灣物資價值被低估地輸往中國大陸,相關責任
也都應該由中央政府層級承擔。
https://tnl-static.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2015/10/6a01a3fce68f54970b01b8d16af408970c-500wi.png
1946/8/20~1948/8/18 法幣兌換台幣變動圖(作者自繪)
省政府決定本省金融經濟問題處置案三點:1.各省營機關的輸出入物資必須經過台灣省物
資調節委員會處理。2.各省營機關在上海的法幣餘額,全部存入台灣銀行上海分行,禁止
自行保存或存入其他銀行之用。3.各省營機關的存款由台灣銀行限定。
https://tnl-static.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2015/10/%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5-10-26-%E4%B8%8A%E5%8D%883.33.41.png
1946/8/20~1948/8/18 匯率問題重要紀事(作者自製)
三、新台幣改革政策及其後續問題
1948年12月,中國大陸金圓券改革失敗以後,中國大陸巨額資金迅速流入台灣,進行避險
或謀取匯兌上的利益,透過匯兌導致台灣的通貨膨脹更加激烈。[5] 整體而言,當時台灣
經濟情況不佳,民間更只有小型工商業活動,民間部門的資金需要很難獲得官營銀行的支
持,因此,既有的研究便指出,台灣惡性貨幣膨脹的兩個主要原因都是外來的。
一是台灣銀行以省庫的角色,採取增加通貨發行的方式而墊付中央政府的各項墊支款項;
二是台灣銀行係以法幣(後來改為金圓券)作為發行準備,且舊台幣與法幣、金圓券之間
長期採用固定匯率制度,因而法幣及金圓券在大陸之惡性通貨膨脹乃藉固定匯率而輸入台
灣,轉變成舊台幣的惡性通貨膨脹。
由此可知,陳誠主政的台灣省政府如欲壓制台灣的通貨膨脹,先須控制貨幣供給額的增加
;而為控制貨幣供給額的增加,則須斷絕這兩項外來不利影響因素的關係。[6] 從1948年
8月至1949年5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台幣從1835比1兌換金圓券,成為1比2000,[7] 這是
台灣被迫推動新台幣一元兌換舊台幣四萬元的幣制改革的重要背景。
1949年5月,由於台灣情況特殊,及財政廳嚴家淦廳長力爭結果,中央政府同意對台灣財
政予以特別支持,關於過去台灣省替中央在台機關所墊款項,中央政府特准全部以存台黃
金美鈔歸還。[8] 6月15日,台灣省政府以中央銀行撥還台灣銀行的八十萬兩黃金作為發
行準備,並撥借一千萬美元外匯作為進口貿易資金,公告新台幣發行辦法,進行幣制改革
。[9] 其中除舊台幣四萬元折合新台幣一元之外,並規定新台幣最高發行額為兩億元,及
一美元兌換新台幣五元。[10]
此一政策對台灣被捲入中國大陸經濟風暴所引發的通貨膨脹,有相當程度的改善效果,但
是此一效果之所以產生,並不是因為四萬元舊台幣換新台幣一元這種單純面額的改變,更
重要的是,台灣貨幣供給額的控制基本上必須切斷與中國大陸的匯兌關係,以及台灣銀行
不再藉增加通貨發行墊付中央政府各項墊支款項,才得以根本解決。
就在新台幣幣制改革的第二天,陳誠主政下的台灣省政府下令停止與金圓券及中國大陸其
他貨幣的匯兌措施。[11] 此後,台灣雖曾恢復與中國大陸通匯,但是不僅時斷時續,而
且商匯更見限制。[12] 加上中共政權已經逐漸控制了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區域,因此,台
灣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幾乎中斷。
https://tnl-static.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2015/10/6a01a3fce68f54970b01bb0884ef9b970d-500wi.png
1948/8/20~1949/5/27 台幣兌換金圓券變動圖(作者自繪)
https://tnl-static.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2015/10/%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5-10-26-%E4%B8%8A%E5%8D%883.37.39.png
1948/8/20~1949/5/27 匯率問題重要紀事(作者自製)
四、結語
純就財金政策來看,從陳儀接收台灣開始,最晚到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台灣
和中國大陸曾經處於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一國兩制」。由於台灣對主導政權的國民黨當
局無法發生足夠的影響力,整體財金政策也出現對台灣嚴重不利的狀況。從台幣對法幣的
匯率,到台幣對金圓券的匯率,始終如此。
這也是造成戰後初期台灣被捲入中國嚴重的通貨膨脹之中,無法自拔的關鍵性因素。必須
等到新台幣改革之後,台灣脫離中國經貿圈,特別是在中華民國政府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
權,終結此一短暫「一國兩制」時期,台灣才能擺脫中國嚴重通貨膨脹的影響。而在美援
來了之後,透過經貿制度與對外經貿關係的重整,開啟後續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5 23:12:00
其實一開始也是為了避免貨幣相互影響,才刻意保持專用劵結束問題實際上就是被問題解決掉了,跟啥一國兩制有影響是沒關係的,現實香港金融也是因為區隔可以比較避免直接影響香港經貿基礎一直是緊貼大陸地區內文論述歸論述,結尾還是往自己想要的結語去寫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6 12:02:00
完全跳過日本的武尊券耶
作者: jason222333 (發呆)   2021-11-26 13:13:00
這篇才完整https://bit.ly/3cF9Bbr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6 14:51:00
A6,因為武尊券只影響國府接收前的物價,無法影響國府接收後的物價貨幣政策的特點是效果產生迅速如果國府接收後不再增發紙幣,自然物價就回穩了而國府增發紙幣是跟它自己的財政收支有關跟日本之前印的紙鈔沒什麼連結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6 16:50:00
這邊提出有一點意見,其實從afv大過去對這議題的看法我感覺afv大八成是經濟相關出身我的提問是,舊台幣以1比1的兌換比交換日本幣 是否合理以我來猜,當時日本已是戰敗國,而第二次國共內戰尚未開打,我認為舊台幣不應該以1比1來換這高估了當時日幣價值,所以這個高估/落差或會造成舊台幣的價值繼續下跌。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6 17:28:00
武尊完全無擔保 你說自然回穩我是不信的國府不曾發 幫忙補洞 當然可以 問題當時國府也沒能力前面的坑 後面補不上 不能完全說前面挖坑的都沒問題吧?況且上萹說日本的"嚴格控制" 自己本土最後也得做貨幣改革日本制度本來就也存在問題 不是全部推給國民黨就可以帶過了直接跳過 日 本 戰 後 全部檢討國府 有點刻意忽視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6 17:39:00
我講個小故事好了,先說,我保證是以前看到 絕對不是我這裡編劇。故事大概是有對同時間同一醫院生產的夫婦因為護士的不小心,抱錯,所以兩邊交換了小孩後來重新發現抱錯後 雙方家長決定換回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21-11-26 17:42:00
不補洞也行,重點是人家挖了一個大坑,你之後是挖了一個黑洞,然後說哎呀這個坑好大我補不上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6 17:42:00
本來也算美事一樁? 不過出了點小問題:兩對夫婦的經濟實力差距很大被換回窮的家庭的小孩 長大很怨恨自己父母覺得為什麼要換回來,不換的話 他的人生會整個不一樣A大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小故事 (笑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6 19:37:00
你不用用小故事啦 現實比這還殘酷 中國前幾年還有一個 有遺傳病的小孩 故意去換到有錢人家去 你可以去思考這件事情而且這是真實的事情對方還算家底後能治 如果對方家底不厚呢?? 我倒覺的你可以思考思考這個真實案例還有另一個是 要找原生父母換骨髓 原生父母還不願意不用設想小故事 現實遠比小故事殘酷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6 20:10:00
就算不是一比一換,以國府赤字問題無法解決,最終也是落得金圓券的下場當初設定三百萬法幣換一元金圓券金圓券也有黃金準備跟發行上限如果說坑是指戰爭造成的生產力損失,還能說得過去講武尊券造成舊台幣崩潰就太過了擔保之所以是擔保,是因為必要時要拿出來償還才算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當擔保,就是央行要準備好黃金供民眾拿紙幣來按官訂匯率兌換現在新台幣不是金本位制,也沒有官訂黃金價位讓你拿新台幣紙鈔去央行換黃金武尊券就跟現在的新台幣一樣地位,都沒擔保貨幣政策的特性是收放造成的效果迅速,武尊券造成通膨,之後國府用舊台幣換完之後不增發,那物價就卡在武尊券發行量的水位上不增加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6 20:43:00
我覺得不增發也太天真了,不論各種原因都不可能不變舊政府發了鈔錢都拿去用,然後要新政府不能用,撇開濫發部份我是覺得有點苛刻。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6 20:56:00
為什麼新政府要跟著舊政府一起印鈔,甚至狂印?我也沒說新政府不能印鈔,新台幣推出的時候,發行上限是兩億XD你看現在新台幣都發多少了XD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6 21:03:00
感謝兩位A大都惠賜回應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6 21:27:00
因為有需求,不然你以為舊政府為啥也濫發,因為問題存在就現實來說其實只要不狂印,也許問題還不會加劇。當然是犯了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1-11-26 23:06:00
現行新台幣總發行額哪裡可查?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6 23:56:00
先講清楚喔 我表達的是 不是說一定是某個單一因素造成的我沒有說國府一定沒問題 但是像這幾篇全推給國府 那是有問題的日治戰時問題 用日本嚴格限制帶過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01:00
google “新台幣 發行量”就能查到今年農曆年發行量已經破三兆了是說要說是日本拖累國府,可問題是中共建國又平息了惡性通膨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03:00
其實類似的問題 一兩年前的糧食問題也有說到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04:00
中共更有理由說日本加上國府的問題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04:00
如果要牽扯大陸的部份 國府的法幣要另外來說 特別是最近中共又再說 當年對國府金融戰的事情 應該會有更多有趣的資料出來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07:00
解放區 他一直是獨立貨幣 而不用國府的法幣而且當時是打土豪分田地 很多問題應該是延遲到"3年自然災害"那時候爆發的 三年自然災害 是中共官方說法三年自然災害 可以YT找找袁騰飛早年講課影片有比較犀利的評論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13:00
中共獨立貨幣,所以可以視為是兩個國家對打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14:00
中共的機制 要請對岸的朋友來說 因為他還有一個糧票系統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14:00
那問題就變成為何共方能穩定財政收支不需印鈔補赤字到崩潰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15:00
而國府方無法控制赤字導致印鈔印到崩潰配給制度我知道,那國府為何不能搞?畢竟連英美在戰時都曾有過配給制度打土豪分田地與大躍進完全相反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所有權轉移給耕作的佃農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18:00
國府方的問題 還有中共在後面搗蛋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18:00
大躍進則是把土地從那些原佃農手上收回來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0:19:00
也就是最近我看到中共開始在講的 當年對國府的金融戰這部分 我是還蠻期待中共方詳細的說法的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00:20:00
都跟共軍全面開戰了,怎麼還要指望對方不搞事?國方沒辦法還擊也是個問題真要說的話,共軍鄉村包圍城市,切斷糧食供應比那些什麼金融戰更有用後來中共建國,在上海發動米棉之戰控制物價方式就是在物價漲到最高點時,從農村運來大量糧食以低價拋售瞬間就把物價打下去了中共加強稅收,發行公債,吸收存款,回籠貨幣,緊縮銀根,最後穩住物價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6:51:00
中共這樣做不對用行政方式,把米用低於市價方式賣掉這對農民不公平而且,米是農民種的,怎麼可以送到大城市上海去賣這根本在欺負中國農民我隱約記得,國民黨就是把台灣的米跟糖運到大陸,台灣出產的米跟糖,台灣人自己吃不到,給外人吃,引起民怨,才會引起228至於配給制度為啥不搞,下面說法是國民黨不會https://reurl.cc/r1G6Yx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11-27 07:27:00
米跟糖運大陸的說法 就是某政營愛宣傳的事情但實際上都拿不出證據中共說的金融戰 是干擾法幣 例如偽幣等作法兩年前 再吵米的事情的時候 我就查過 太平洋戰爭之後 台灣好幾次大災 特別到1945年 稻米產量更是直接減半到六十萬旦 1944年約100萬旦 1946年我查到的約80萬旦八卦板我有看到一篇說日治時代 他爺爺奶奶都吃老鼠了我在想 當時吃老鼠都沒暴動 應該和中共三年大災一樣 主抓精神和政治宣傳 這部分一直是國民黨的弱項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8:19:00
Well...糖是真的有拿到上海去賣啦 就是因為要平抑物價至於米,應該也是有,不過可能數量是15萬噸,這各數量是多還是少,我不知道。我的依據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三十二條處理大綱注意第32條,且注意第32條是最後一條的意味 (笑)啊 還有啊 糖沒在32條裡面 >o<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31:00
配給機制要強健可控的基層體制才行,共產黨從一開始組織就是在練這個的。到現在應用來做防疫工作,說白也是動員極強現代政府如美國靠銀行金融體系發放福利金,由居民自己採買再靠NGO民間自力,嚴重緊急派國民兵,大概如此目前現政府則依靠網路app,配合高度普及的便利商店或藥局物流系統執行各種普及基層的配給事務我現政府也是在有現代科技與完整物流體系已經佈局完成十年以上,才得以往基層發放想要發放物資,即使如此依然有不透明部分國府用的就是不完整的商業鍊,已腐敗且從未深入控制的官僚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41:00
嗯... 雖然我立場......日植二戰時,在台灣即採用配給制度 詳情我不清楚 但至少帳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43:00
想像一下80年前中共就有略輸於封街派人發送生活物資的基層而國府沒有app,沒有穩定物流的便利商店體系,即便是今天分送物資到防疫旅館都有困難,只有部分獲得服務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43:00
帳面上是有的。而日植時期對於台灣人的掌控,理論上這套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44:00
國府不是沒想玩配給管制,也施行過管制,但很明顯正是失敗的執行力,反而讓自己更快崩潰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44:00
基層體系還在,也有轉交給國民政府 不然光復哪能很快舉行民主選舉所以配給制度在大陸無法實行,確實可以推說是無法控制基層但在台灣還要用這個理由,我存疑也不能說是台灣人本身不願意用配給制度,注意上面32條228委員會已經自己提出改用配給制度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47:00
國府還有很嚴重的控制缺乏距離爆虐,雖然也是他自己體系,但只要距離一遠就經常失控,直到國府整個遷台才完整控制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48:00
總之,至少以英國來說,即使是戰勝國 配給制度依然持續到1950年左右,台灣二戰也是配給制度為何沒有持續下去,這是個可以研究的點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50:00
當時國府執行能力確實是頂多中央區,一遠就容易失控的高度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50:00
前面我連結的說法是 日本似乎有規劃一套戰後配給制度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51:00
準備轉交國民政府實施,但政府接收官員只在意財產清點其實我個人工作經驗,交接工作優先清點財產是很合理的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52:00
受到各類因素Debuff基本就是政府崩盤前兆,而也確實崩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09:52:00
什麼制度傳承 經驗傳承 是比較後面的事情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11-27 09:54:00
而龐大官僚直接從大陸轉移到台灣,管控能力就增強很多,不利因素也隨著重開機戒尺,不然也沒法讓他在台灣呆到老死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11:13:00
總之,混久後,我覺得歷史充滿細節,而細節又是解釋歷史的基礎。如果你對某些歷史解釋有疑問那你應該作的事情是重新找一次史料,組合出你認為的解釋其實今天你所不喜歡的歷史解釋,人家就是這樣苦幹實幹找資料,弄成自己的解釋,這一點我很佩服。如果今天您無法做到,只能重複比較空泛的評論那麼在歷史解釋權上被人放到在地上哭哭也實在怨不得別人。真正要做的是,站起來,找資料以我自己為例,我對於國民政府避免台灣被赤化,與台積電我很有信心,位什麼?音位我確實去查過。共勉之。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11:32:00
中共在農村是徵收實物税,米的來源就是那些税國府來台灣後也是直接徵收實物田賦我覺得米棉之戰能成功壓抑物價,是中共重新恢復農村與城市間的物資交換而且中共控制住財政赤字,得以將徵稅帶來的米棉大量投入市場穩定物價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21-11-27 12:18:00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12:22:00
呃,不對,我認為您解釋不對棉我不清楚,但米以您說法,似乎是拿到上海去賣掉如果這樣算回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物資交換那為何國民政府拿台灣糖(米我不知道)到上海去賣叫做欺負台糖,搶奪台灣資源。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13:02:00
中共措施的最大重點是控制財政赤字一但財政赤字控制住,則印鈔融通赤字的壓力就消減印鈔被控制住後,物價就不易全面性上漲這時再加上中共投入國營事業與徵稅所收實物,物價甚至能再進一步下跌物價下跌,那原先低於市價售出物資,也不易造成虧損肥料與布料價格下跌,農民虧損自然縮水陳雲控制赤字避免大量增印鈔票發行公債與吸收存款、減少放款則是回收市面上的紙鈔讓市面上的紙鈔流通量進一步下降這時再投入物資進市場,就有物價下跌的效果而國府無法控制赤字,進而必須大量印鈔融通導致市面上的紙鈔流通量節節升高這時投入物資僅能減緩物價上漲速度,無法壓制物價,遑論讓物價下跌所以中共投入物資的成功再於同時有控制印鈔量的配套而國府投入物資的失敗,則是一面投入物資進市場,一面又印鈔從市場上收購物資如此一來,國府時期市場上的物資不見增加,但紙鈔越來越氾濫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1-11-27 13:26:00
中共控制住財政赤字 <- 這點如何做到?
作者: afv (魁羽)   2021-11-27 13:33:00
畢竟中共是戰勝方,隨著戰爭勝利,接收了大量產業與物資,而且解放區打成一片也促進交通恢復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1-27 14:18:00
我覺得引入中共如何控制內戰時的經濟 特別是物價部分這是很重要的方向,因為這時國共兩邊都是在統治同一片土地與人口,這時會比參考日本等外國更有同一基礎不過這各題材真的很大 老實講 超出我實力我覺得這類題材很有寫成碩博論文的潛力附帶一提,國民政府來台也是把許多日資企業整合成國營比如台糖 台紙就是這樣來的。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1-11-27 16:14:00
同上,國共內戰的國家經濟控制真的是兩黨成敗關鍵之一應該是滿有價值的研究題目。但是都過了這麼久了,真的沒這方面的學術研究?還是說經濟系或經濟史方面其實已經有這方面研究?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11-27 16:45:00
一面投入物資進市場,一面又印鈔收購物資-->這不就是權貴能撈就撈,大撈特撈的意思嗎??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1-27 22:07:00
推afv大對岸有一些研究是關於對岸的通膨這類論文要寫的困難點在於資料難找除非兩岸合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