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顏淵說的"無伐善,無施勞",應該重新解釋.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1-12-28 13:02:09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
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顏淵、季路侍奉時。孔子說:「為什麽不說說各人的願望呢?」子路說:「願將車馬和裘
衣和朋友共用,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夸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
路說:「您的願望呢?」孔子說:「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少兒能得到關懷,朋友能夠信
任我。」
=======================================================
以上是常見的古文翻譯,也是以前國文課文的說法。
但對於"伐善"、"施勞",我一直覺得這種的解釋怪怪的,也不符合顏淵的情況。
就孔子所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而孔子的弟子有不少為諸侯做事,而顏淵卻是安貧樂道沒有職務,
因為沒有從事世俗的職務,所以本來就沒有可以誇耀或宣揚的問題。
再看所謂"伐善施勞"的字面意義。
「伐」,砍伐、攻擊、破壞的意思。
「施」,給予、加諸、賦予的意思。
所以"無伐善無施勞",我會這樣解釋:不毀壞善良,不勞苦他人。
這樣才和顏淵安貧樂道的形象一致,也比較符合這一整段的主旨。
子路和孔子講的都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顏淵卻只說自己不誇耀攬功?
怎麼看都覺得以前課本的解釋不太順,而且有些突兀。
顏淵的回答應該隱含更哲學的層次,而不是課本所說的那麼淺薄。
能夠被孔子極為肯定的顏淵,在思想層次上一定相當過人的。
只是因為在地位和輩分,所以其個人的言行紀錄並不多,或不被其他人真正理解。
我之前讀到另一位哲學家-斯賓諾莎,同樣很窮,也同樣英年早逝的哲學家。
和顏淵一樣都是不重視物質,卻不斷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斯賓諾莎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偉大的人並非是凌駕於他人之上並統治他人的人,而
是超越了矇昧無知的欲望,能夠駕馭自己的人。」
這也比較符合顏淵的「願無伐善,無施勞。」及孔子所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可惜歷史上對顏淵的紀載太少,其為人可能也低調,所以其完整的思想哲學無法傳承。
作者: detonator (犬之愛)   2021-12-28 15:18:00
論語都被研究爛了之前有人有這個疑問嗎?
作者: erimow (Erimo)   2021-12-28 15:22:00
我覺得你的問題比較接近訓詁會談的?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21-12-28 15:34:00
有疑問就是好事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21-12-28 17:33:00
錢穆論語新解認為「顏子之志,不僅於成己,又求能及物。若在上位,則願無施勞於民。」這樣解釋應該就比較不突兀了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師)   2021-12-28 17:39:00
你可能要比對一下歷代的註解,看有沒有人這樣註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21-12-28 18:01:00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那你這句話怎麼解釋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12-28 18:15:00
伐有功績之意 想成功績的來源之1就是攻擊 伐善在強調功績?
作者: PeterHenson (尋找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1-12-28 18:21:00
你可以去看劉寶楠或邢昺的註解怎麼去講不想要摻雜太多思想的話 建議就清朝的訓詁學家方向蒐集資料就好了然後糾正一下 思想跟哲學是兩回事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12-28 18:41:00
就是做自己阿!!! 歷史上能夠真正做自己的有幾人???
作者: purue (purue)   2021-12-28 22:13:00
顏淵如果真的做自己也就不用老師了 莊子畢竟還是比較不理會他人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21-12-29 02:12:00
累了 不想跟你從頭講解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21-12-29 19:39:00
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樣解才和顏淵思想相近?「不宣揚自己」不是才更貼近顏淵不為功名的心境嗎?顏淵不在意功名利祿,他做了什麼事也不去宣揚這樣解釋不是更通順圓融?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21-12-30 13:40:00
你查了訓詁 那對伐跟施的古代字義有何想法?
作者: KangSuat   2021-12-30 23:09:00
"我"怎麼解讀? 手持戈?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21-12-31 04:57:00
同上 為什麼”我”又能做人稱代名詞?我在問你「思想更相近」的論點是如何證成的然後你跳去講說這樣字義解釋不合、過度延伸請集中在「思想更相近」這件事上,告訴我「不自誇」和「不破壞」哪個更接近顏淵思想?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20-01-01 02:06:00
請問你所謂的搞事是搞到什麼程度?非要到三不朽才能稱為搞事嗎?我今天在鄰里間識點字,幫鄰居謝謝字帖賀詞,這樣能不能自誇?我幫忙人打水,能不能自誇?鄰里間盛傳我是孔子弟子,很有才氣,我能不能自誇?如果今天孔子沒有從其他角度評價顏淵,那麼你要這樣解讀也罷。但問題就不是這樣,孔子就說了,使我們大概知道顏淵是個不問世故功名,且相當自適自處的人,那當然是「不自誇」比單純的「不破壞」更貼近顏淵心境和思想。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31 20:01:00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20-01-02 08:52:00
我覺得有道理
作者: saram (saram)   2020-01-20 07:27:00
顏子說:我不奪人家好名聲,也不推勞務給人家.不是我所做的好事我不想攬,我該做的事情不會派給人擔.我認為顏子觀察社會上有一些偽善者欺世盜名,更把自己份內的勞役推給別人.顏子不像子路有點名氣地位,他有錢與人分享.但顏子窮買不起疫苗送人民.所以志向就小,只謹守平民本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