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rTaxes (謝謝提醒)》之銘言:
: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
: 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顏淵、季路侍奉時。孔子說:「為什麽不說說各人的願望呢?」子路說:「願將車馬和裘
: 衣和朋友共用,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夸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
: 路說:「您的願望呢?」孔子說:「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少兒能得到關懷,朋友能夠信
: 任我。」
: =======================================================
: 以上是常見的古文翻譯,也是以前國文課文的說法。
: 但對於"伐善"、"施勞",我一直覺得這種的解釋怪怪的,也不符合顏淵的情況。
: 就孔子所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而孔子的弟子有不少為諸侯做事,而顏淵卻是安貧樂道沒有職務,
: 因為沒有從事世俗的職務,所以本來就沒有可以誇耀或宣揚的問題。
因為是各言爾「志」,所以不需要現在有實際職務。
再說張揚功勞之類的事,也不見得要為諸侯做事才能做。
: 再看所謂"伐善施勞"的字面意義。
: 「伐」,砍伐、攻擊、破壞的意思。
伐的意思,如:
老子「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周易繫辭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包括論語「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以上皆是「誇耀」的意思。
: 「施」,給予、加諸、賦予的意思。
: 所以"無伐善無施勞",我會這樣解釋:不毀壞善良,不勞苦他人。
: 這樣才和顏淵安貧樂道的形象一致,也比較符合這一整段的主旨。
: 子路和孔子講的都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顏淵卻只說自己不誇耀攬功?
: 怎麼看都覺得以前課本的解釋不太順,而且有些突兀。
朱熹四書集注:
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易曰「勞而不伐」是也。
或曰:「勞,勞事也。勞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於人。」亦通。
朱注的「或曰」,也是原原po的看法。
古代「伐」與「勞」或「功」字常連用。
如前所述: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又如前所引老子「自伐者無功」、屈原賈生列傳的「平伐其功」等
「功」、「勞」二字亦有對比之例,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
從以上來看,勞顯然是有與「功」類似的正面意含。
且如「功」一樣是可以「伐」的對象。
(或有現代「功勞」、「苦勞』的意思。)
又如劉寶楠引周官司勳「事功曰勞」,是另一參考。
關於「施」字
劉寶楠舉淮南子詮言訓「故功蓋天下,不施其美;澤及後世,不有其名。」
淮南子這邊的施字用法與顏淵的「施」勞一致,皆是「張揚」的意思
又古者「施」常為「延」字的假借,如詩經葛覃「施於中谷」。
又如段注所指出:「大雅。施于條枚。吕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引作延。」
皆是延伸之意,後引伸有散布的意思。
國語晉語七「始合諸侯于虛朾以救宋,使張老延君譽于四方。」
「延譽」一詞至今常用,為稱揚散布名譽的意思。
「施勞」當與「延譽」的意思、用法類似。
以上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