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朝鮮在道以下還有細分行政區嗎? 道的首長名稱以及品級
: 如何?
眾所皆知
朝鮮有八道
而道以下則區分成府牧郡縣
但這四者不一定有隸屬關係
府是大型或重要的城市,有的稱都護府)
牧則是較小的城市
郡是鄉下地區
縣也是鄉下地區
但是縣區分兩種,視首長稱令還是監而不同
稱縣令者,具有獨自的機關與權限
而稱縣監者,則無獨自的機關與權限,其縣只是另一個府牧郡縣周邊派出(組織上不隸屬,但依附於其他府牧郡縣執行政務)
(稱令者只26個,稱監者多達138個)
以下是各級地方官
道:觀察使 正二品
府:判尹 正或從二品或正三品
牧:牧使 從三品
郡:郡守 從四品
縣:縣令 從五品 縣監 從六品
以下有地圖和一覽
https://blog.daum.net/zhy5532/13955975
: 另外,朝鮮要當官得通過科舉,但這之外似乎也有毋庸過
: 科考即可當的土官。當土官的資格是?
朝鮮的官,分京官外官
都是中央指派未必京官外官不同資格
但是上面的府雖是地方
但是首都重地漢城府以及拱衛中樞的開城、江華、水原、廣州五府判尹為京官是其例外
但是除了科考以外還有一個要素,就是籍貫出身
平安道全羅道人不得為官
咸鏡道人只能為外官,且最高也只能到平壤府判尹
原因在於平安道乃是高麗末期北進而得
咸鏡道則是朝鮮立國之後征伐女真而得
但咸鏡乃是朝鮮太祖李成桂龍興之處,其為蒙古千戶出身
多少要給點面子
但是李成桂退位回咸鏡咸興後兒子李芳遠派人勸父親回漢城卻被殺(咸興差使)
因此咸鏡給中央觀感很差
全羅道的部分,早期無不得為官,但是這裡是高麗滅亡時抵抗朝鮮最烈之處,觀感不佳
16世紀東西人黨政爭中,全羅道人鄭汝立遊走兩派最後被迫辭官返鄉
1589年與同鄉李軸、朴忠侃,兒子鄭玉男組成"大同契"夥同起義旋即被鎮壓然後自殺
但卻驚動朝鮮王朝,因為當時流傳一部讖緯書《鄭鑒錄》
宣稱朝鮮會發生鄭氏代李氏定都雞籠山,然後范氏代鄭氏定都完山,王氏再代范氏還都開城
此書也流傳至今,其救世主論影響日後巫俗宗教和政人物選舉語言很大
金大中金泳三的民主運動之路多引此書為論述
反正朝鮮王朝就是嚇到了,所以不任用全羅道為官
這也是延續至今韓國地域對立諸多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