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lchi (柯奇)
2022-05-24 16:02:53大家好。春秋霸主晉國被權臣三分後,魏國因地利與文侯變法,至惠王國力皆三晉之首。
趙氏雖多次擔任晉國正卿,但封地位北隅邊陲,傳至趙肅侯實力都不及魏、齊、甚至楚。
三晉的鄰居老秦有孝公用商君變法,從制度面徹底讓秦國實力脫胎換骨,
秦惠文王取巴蜀、降義渠,為秦國後勤提供了豐實的糧食與戰馬來源。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國策讓趙軍提升至當代唯一堪比秦國的戰力,
但我查詢了相關史料,趙國在內政並未有魏、秦那般變法改變社會與產業結構的作為。
有道是「外行講戰略,內行看後勤」,單憑胡服騎射的軍事改良,
如何讓趙國有凌駕其他五國、動員四十萬與強秦在長平決戰的國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24 16:51:00關於40萬的爭議 建議本版或戰史版爬文
動員四十萬不可能全是騎兵,那是決戰.打決戰等於梭哈蒙古為何能征服歐亞大陸!?因為蒙古作戰大多是全騎兵作戰,騎射能力超強.每攻下一個地方都會搶走當地馬匹像玩世紀帝國把騎兵和步兵混編根本浪費資源,騎兵單獨組成一支部隊行動能力要比步兵快很多不會被步兵的速度拖累騎兵無法發揮的地方就是攻堅攻城戰,但用來騷擾迂迴切斷敵軍的糧道都很方便.
五國聯軍伐秦都輸,哪裡堪比秦國?頂多就打匈奴,讓太史公意淫想搞偷襲先探情報,結果喬裝打扮太招搖,可見得功力還遠遠不夠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2-05-24 18:28:00趙奢就打贏了啊,秦國發現趙國有點強,所以才有後來的澠池會盟。假如趙國真的很弱,秦國很強,那秦王不可能受了屈辱還忍下來的,早就直接大軍開過去啦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2-05-24 18:36:00抱歉,我記錯時間點了,先澠池,之後才是閼與之戰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2-05-24 19:00:00其實澠池之會後,看似藺相如贏了,但實際上秦國馬上讓白起攻趙取兩城,趙國其實仍無法對抗秦國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22-05-24 19:13:00
騎兵的威力受限於冶金和馬具在先秦其實戰力很有限騎兵要南北朝開始才大幅進步,到隋唐才成熟到可以輾步兵趙國就算胡服再怎麼騎射,當時的騎兵也很難是決定性兵種到漢朝史記都記載匈奴只有皮甲,普通弓弩都可以重傷對方所謂漢朝很多名將建威大漠很多建立在對匈奴享有技術優勢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5-24 20:39:00然而出土文物顯示匈奴一定數量的全套鐵甲(皮甲實質是淘汰青銅甲的,而不是反過來所以不要看匈奴披皮甲就以為很落後,當時中原也是皮甲為主的,鐵甲普及在讀歷史教科書都有專門提,基本不是漢初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24 20:48:00趙民平常"相隨椎剽","矜懻忮,好氣,任俠為奸" 可輕易為信念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5-24 20:48:00至於弓弩水平,匈奴用的箭頭也是幾十克到百克帶長箭杆的,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5-24 20:49:00這是戰國就普及的軍械技術所以弓弩重創應該是相互,但漢朝的軍事醫療設計應該比匈奴完善,對戰傷生存率有影響這點從漢朝的烽燧古籍出土的簡牘上,有專門列出士兵的用藥開支配給上能反映出來烽燧古蹟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24 21:05:00《說文》:"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 匈奴在《居延漢簡》也有卌余騎,皆衣鎧、負魯攻隧 若只用皮甲就寫甲 而非鎧
作者: detonator (犬之愛) 2022-05-24 22:18:00
皮甲皮甲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5-25 00:07:00所以你認為居延漢簡能反映匈奴的“整體“裝備狀況,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2-05-25 00:50:00軍事改革就夠了,拿破崙,後金打勝戰之時產業結構有變嗎。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25 01:55:00不然gary倒是秀一下 哪邊的出土文物 可以代表"整體"匈奴有一定數量的全套鐵甲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2-05-25 02:06:00斷頭機的產業結構鉅變?當時法軍破鞋破衣欠軍餉
廢除封建權利、沒收教會地產、大規模徵兵法令、開放平民升向高級軍官的管道,這些還不算結構改變?還不算我沒提到的那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