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nsequence (美麗的謊言)》之銘言:
: 書名: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
: 作者:柯志明(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 出版者: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 「米糖相剋」為日治臺灣時期社會經濟最核心的問題,研究者眾,但以本書最為經典,可
: 謂為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之後最傑出的著作。作者曾在Westview出版英文
: 版,本中文版刪節有關清治時期的討論(讀者可參見作者新著《番頭家》),再補入專章集
: 中討論此著名問題,並統整全書論點,校補資料,潤飾敘述,允為作者在此領域多年研究
: 的「定本」,讀者捧讀之下自可體會作者用心之深湛。
我知道回這個文章有點久
我原本也想也在米政策的下面 但我覺得還是在米糖互剋的底下回覆會比較好
但實際我最近在看 張素芬的兩本書 <未竟的殖民> <濁水溪300年>
都提到米糖問題 未竟的殖民中也提到米糖互剋的名詞
但我們這些"現代人"多數不務農 無法理解米糖如何互剋
我也不是很懂 陳明忠的回憶錄<無悔> 解釋了原因
https://imgur.com/4Ui9heV
https://imgur.com/RVgw4MW
https://imgur.com/SFUUH8s
重點在第二張
我簡單說概要大概是兩點
1. 甘蔗根深 可以吸地下水 而稻米不行需要有黏土層保存稻田水分
所以日本人為了逼台灣人種甘蔗 破壞黏土層
2. 甘蔗週期大概1.5年 而稻米為一年2~3作 且日本採用公收價格 所以農民普遍
不願意種甘蔗
必須了解這個 才能更好了解日治的的二林農民運動起因 不然很可能會看得霧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