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法家是出自儒家還是道家
: 時間: Wed Nov 29 02:22:12 2023
:
: → hgt: 漢朝的法家是道家?? 漢法是繼承秦法精神,跟道家差異不小吧 11/28 17:00
:
: 茲引用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提到道家的部分
: 再參照秦法所本之《商君書》、出土秦簡,解釋一下漢初的法,與道之間的淵源
:
:
: 《道德經》:"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智慧出,有大偽"
:
: 對比《商君書》裡,反智的主張:
: "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辨慧游居之事,皆無得為;無得居游於百縣,
: 則農民無所聞變見方。農民無所聞變見方,則知農無從離其故事,而愚農不知,
: 不好學問。愚農不知,不好學問,則務疾農。知農不離其故事,則草必墾矣
: 辯慧,亂之贊也"
: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精絜(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
: 微密韱(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復期勝,毋以忿怒夬"
:
: 其精神體現在《道德經》裡的:"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
: 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以及"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
:
: 此外關於剛柔,《雲夢秦簡.為吏之道》:"怒能喜,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
: 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强梁不得"
: 《道德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強良不得";《道德經》:"強梁者不得其死,
: 吾將以為教父",對照馬王堆出土《道德經》:"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 可知強良即為強梁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君子不病(也),以其病病(也)"
: 在傳世《道德經》變成:"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 帛書《道德經》隸書版:"是以知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
: 帛書《道德經》小篆版:"是以知聖人之不病,是以不病"
:
:
: 不難發現,從秦孝公《求賢令》為例,秦國大量招攬六國人材,自然帶入了道家思想
: 《呂覽》就是一部包含道家思想的著作
: 所以結論漢承秦制,漢代法制很難沒融入道在裡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