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偶然看到一份博士論文 (from 博碩士論文系統)
年份:2018
題目:戒嚴時期黨國控制下台灣民營廣播之興衰 (1952-1987)
作者:周馥儀
指導老師:周婉窈 (科科)
口試委員:陳翠蓮等 (嘻嘻)
該論文無線上全文版,不過仍在摘要中看到滿有意思的陳述,比如:
: 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限制媒體發展,
: 有二十多家民營廣播... 深入基層、傳播台灣語言文化的重要媒體。
: 以臺語歌曲、廣播劇、廣播歌仔戲等台語節目風靡聽眾。
: 許多遭查禁的台語歌仍有機會透過民營電台傳播到社會上。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心中有沒有浮現出一組對立的圖像?
中 華 民 國 打 壓 台 灣 人 與 台 灣 文 化,
台 灣 人 不 放 棄 , 成 立 電 台 , 努 力 傳 播 台 語 與 台 灣 本 土 文 化 。
反正我個人讀起來有這感覺就是了。
各位,
這是真的嗎?
我查證了一下,以下資料出自國史館
年份:1960
名稱:台灣省廣播電台管制現況及應變措施之研究
單位:警備總部
依該報告,1960年時,全台灣共有29家民營電台,注意該數字符合上面的博士論文統計。
https://i.imgur.com/fmwy6r8.png
該報告更逐一記錄每一家民營電台負責人的身家背景,就我所見
1. 只有一個本省人,其他全部外省人
2. 只有五個非國民黨,其他全部國民黨
下圖以 < 台南 勝利之聲電台 李元華 > 為例,清楚寫明 福建(人) 國民黨
https://i.imgur.com/V0LRvk0.png
這位外省人兼國民黨員的李元華在台南的故居,依目前持有者王品集團的官網介紹,
乃由台灣第一位本省出身的女建築師王秀蓮所設計
https://www.wowprime.com/zh-tw/news/media/191216-ws-html
: 這棟「勝利之聲」董事長的舊宅邸,
: 由台灣戰後第一位女建築師-王秀蓮女士於1976年設計監造,
: 古樸雅致,堪稱大師作品...
https://i.imgur.com/NRS2kRo.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