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表特版發表一篇亞洲及非洲不同地區正妹的文章
https://www.pttweb.cc/bbs/Beauty/M.1726243434.A.59C
我的用意在於強調亞洲和非洲人口的多樣性,以及審美的多元化
畢竟過去人們對於亞洲人樣貌的刻板印象是瞇瞇眼、扁平臉
非洲人則為突嘴及低鼻樑
這很顯然是刻板印象,說到底全亞洲西亞及南亞樣貌的人佔了超過一半的人口
北非族群佔全非洲至少有15%以上,這都是不可忽略的
但遺憾的是像是在時尚界對於亞洲模特卻常選擇瞇瞇眼等特色的人
如此與其說是尊重種族及審美多元,倒不如說是對刻板印象的強化
然而當我把相關問題放在美國的QUORA和在PTT貼了上述文章後
發現不但美國人不接受亞洲人及非洲人族群多元性的觀念
台灣的網友也對亞洲人及非洲人的樣貌限縮在刻板印象中
諷刺的是,他們不認同西亞樣貌的中亞人及北亞人是亞洲人
我想如果再在相同地區再挑出東亞樣貌的人的照片
他們可能會反而接受了呢
所以我在思考,這種對於族群樣貌刻板印象的強化
在歷史脈絡上應該是源自於西方,並在流傳至東方後對東方人所接受
但是以歷史來看,亞洲及非洲的概念被提出時,被泛是指東海以東及以南之地
究竟是什麼原因被用來專指黑人及東亞人?
然後為何東方人會欣然接受這種想法?
能否從歷史脈絡解釋這種問題呢?
最後今日人們能夠坦然的接受中南美洲是個種族多元的地方
該地白人及混血人各佔40%,而黑人及原住民則為重要的少數族群
(混血人內部血統約一半白人,黑人及原住民佔另一半)
但是卻不能接受亞洲及非洲的多元性,這也導致主張埃及豔后是黑人的笑話
所以若是從平權運動的歷史來看
是什麼原因使人們仍舊堅持對亞洲人和非洲人樣貌的刻板印象和歧視
而非打破它並接納這兩片廣大土地的多元性?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32.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26466604.A.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