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台灣所得偏低,物資缺乏,那時候主要生活壓力來自食物價格,
來自能否溫飽,反而是住的問題比較沒那麼嚴重,就連台北市那時房價
也只5000-7000一坪,工作沒幾年就能全額擁有一間房子了.
房價高漲的問題是從1970年代才開始發生,1970-1980年,
台北房價從一坪1萬漲到一坪8萬,1980-1990年,從一坪8萬漲到一坪40萬,
1990-2000年平緩,所得有增加,算是少見的買房幸福時期,
但2000年至今從40萬漲到80萬,這幾波的漲幅通通嚴重高過所得與物價增幅,
60年代卻是沒有炒房的情況,也沒有買不起房的問題,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