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KG的球迷,我想說說話。
但是,有些話只能想,不能說,
高雄王ceca就是這樣被水桶的,我可以認同這個邏輯。
然而還是想挑戰看看。
低總價當道,美國的房子本來就很便宜,
這些就不談了。
就當作「平行臺北」的低總價小坪數物件也是賣47萬好了。
KG的房子314坪,一年持有稅180萬。
位於「平行臺北」的房子31.4坪,一年持有稅18萬。
這樣應該很合理。
但是,請問你買得起嗎?
很多人常常會有一個迷思(我以前也有,因為沒想到這點),
就是以為「房子售價變便宜,我就買得起了」。
可是房價會下跌一定有它的原因,
舉例來說好了,持有稅增加,導致大家拋售。
像我比照波士頓條件所設定的「平行臺北」,一年持有稅18萬,
是啊!房價是便宜了,但是誰繳得起這個稅?
最後還是只有「負擔得起價格的人」,
也就是「有錢人」。
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住20年總共需要支出的成本,
以前是繳給前一任屋主,現在是以稅的形式繳一部分給政府。
再以大家念茲在茲的「升息」來說好了。
1000萬房子,利率每調高1%,20年攤還,支出的總利息會增加:1,070,560元。
也就是成本增加10.7%。
假設房價一次到位直接打9折(就不設定每年緩跌,每年緩跌大家更不敢買了),
不算很多,但也算是有感,
其實就相當於利率上升1%剛好抵銷而已。
因為利息不是只繳一年,是20年內每年都要支出的。
下跌一成,等於升息1%。
房價打8折,剛好會與利率上升2%抵銷。
房價打7折,等於30萬的房子只剩21萬,
剛好與利率上升3%抵銷,
也就是從現行的2%升到哭爸哭母的5%(不知道彭半碼要升多久才會到5%)。
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走,請注意,房價是變便宜了!
但是我們買房所要付出的總支出是不變的。
假設將KG在波士頓的房屋持有稅還原到房價,
以居住20年計算,等於房價增加24%,也就是一坪58萬。
58萬的郊區貴不貴?我不知道。
但是,買不買得起?
我們大家心裡都可以盤算一下自己的荷包,
很快就會得出答案。
如果這世界的財富排名就像一個一路遞減的階梯,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格子上。
那麼,既然這個階梯的排名沒有變,
每個人能夠拿出來競逐生活各項需求的總籌碼就是那樣,
為什麼會認為,
有朝一日,在我隔壁高一階的人無法負擔的成本,
我就突然變得可以負擔了呢?
追根究底,錢到底是拿來做什麼用的?
如果錢其實「並不那麼有用」,
無法使鬼推磨、無法為子女預先換取更有利的社會競爭地位,
那麼大家賺錢到底是幹嘛?
老闆要不要考慮以非金錢的方式來支付你的薪水?
例如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加上重農抑商的統治需要,
你有錢也不能享受比較好的東西,
因為出入能乘坐幾人轎子、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頂戴幾眼花翎,
是依照社會地位的「禮制」來決定,
不能隨便僭越。
是不是嚮往這種古風呢?
所以,還是板上那句老話:居住是基本權,買房不是。
任何價格手段都是無效的,
除非政策直接限制。
例如,有人提過的「累進持有稅」,第一間房0.1%、第二間房以上1%這樣。
據說政府正在研議,
但板上之前也有繼承持分的人來表達抗議。
老實說,任何政策都會有人受害,
我們要如何期待政策能夠「剛好把我劃為受益者」?
況且,如果真的這樣期待,
那我與「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又有何不同?(確實不同,因為我所以不同)
10年之後,是不是又有人要來打倒我這個世代?
到時候我要如何不被鬥垮?
難道每年抽籤決定誰住大安區,真的是社會安定的唯一解?
說真的,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寒暑。
好的政策,是費時好幾年制定,
然後等待時機通過。
不好的政策,是直接通過,
然後費時好幾年等社會慢慢調整適應。
從總是有人獲益有人受害的觀點來看,其實差別不大,因為時間都在大量流逝。
與其花費10年的時間等待一個政策剛好對我有利,
不如去做一些實事吧。
做一些實事,想辦法爬到財富排名階梯上比較高的位置,
讓那些被我擠掉的人依次往下遞延。
或是,乾脆頓悟,
把手放開擁有的是全世界。
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什麼,人生也可能無法如此順利。
然而,由自己開始積極,是一種讓我們「感覺人生好像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做法。
說到底,人生不就是自己騙自己的一個過程?
但是怎麼樣把自己騙得開心,
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整天抱怨是永遠不會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