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有些人看到房仲失業會高潮 ;
台灣人真的蠻特別的 看同是受薪階級的人失業會爽 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我覺得房仲的家數與人數只是代表 [交易量] 的多寡
就像這些年觀光業盛行,我不少朋友跑去當導遊 賺了不少錢,旅遊量量增多
也因為量與競爭的增加,其實還不少團費拼得很低
不過也讓我想了解一下當初有一波房市低迷(交易量),當時房價的情況
敝老魯是六年級前段班,民國86~92年左右 剛好是我們畢業退伍,當時房市很興盛
我記得也是當時開始 信義、永慶打出比外面行情高的薪水徵人 而且有培訓
當時對我們想從事業務工作最大的吸引力其實是培訓制度
當時工作的業務都還是師徒制,跟現在年輕人就覺得只是一份工作的想法不太一樣
我們算是還經歷過 公司補貼喝酒 比 自己薪水還高的年代
我講一下當時進房仲的朋友的情況
同學A 交大電子系畢業 父親是軍人,從小跟我們這些經歷過經濟奇蹟的生意家庭當同學
所以他認為要做生意才能賺錢(當時電子業更火紅阿)
題外話:我有不少同學家裡是軍系、公務員、老師,他們都認為做生意才能賺錢
有些還對他們的父母有所怨言,覺得為什麼當老師軍人公務員
朋友A就進了信義,
他當時說他同事有一位是全省賣車第一名,覺得賣房子賺更多,
雖然跨行業,但就算不是第一名也會在中間,賺的也比賣車多
結果八個月過去,一件都沒有成交(我想這點給我朋友知道做業務很難說的)
我朋友不知道在房仲多久,後來我再跟他聯絡上的時候,他回去電子公司了
大學同學B&C 兩個同時進永慶,還記得當時同學閒聊的是
B都賣別墅區,一棟2~3千萬,C都賣板橋 一棟頂多才800萬
所以B賣一間的佣金收入,C要賣3~5間,C要花3~5倍的時間
(現在B去大師賣豪宅,C繼續賣板橋賺爽爽)
中間就是921地震、SARS,全台房市交易量急速冷凍,一堆房仲陣亡
轉去做其他行業,當時換保險提出底新跟培訓 不少人轉去做保險
我想問一下 當時還在線上的 買賣房屋的情況大概是怎樣??
賣屋者的心態?? 開價與成交價的情況?? 搓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