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rEric (Hey)
2016-04-12 19:35:07http://goo.gl/g4JesE
各位好,最近看了一下過去的房價漲跌歷史
可以看到 幾乎所有的修正
都是在1-3年間 以跌3成左右結束
包括2008的下跌
除了1992-2003 失落的十年
緩跌了10年 且修正的很深
http://goo.gl/GZt4JE
1994年第四季到2003年第二季,台北市房價指數跌幅約25%
1995年第二季到2003年第四季,高雄市房價指數跌幅超過50%,等於指數腰斬
1992年第四季到2003年第二季,台中市房價指數跌幅約45%,還沒到腰斬程度
1993年第三季到2003年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跌幅30%
http://goo.gl/JAtBg9
1992 當時的情況是 利率將近10%
房價高 利率高 導致房價下跌
跌到2003 房價低 利率低 造成了現在的黃金十年
現在的狀況是 房價高 利率低 (似乎會再更低)
1. 如果這些歷史經驗套用到目前的市場,各位有甚麼看法
2. 有版友或親朋好友 在失落十年買過房嗎 當時的氣氛如何 ?
多久才回本?
請理性討論 勿戰 勿推薦買股票
謝謝
作者: for3 2016-04-12 19:37:00
當時沒有外勞掃貨 接下來會有 所以不適用 XD開玩笑的 基本面數據差很大呀 很難對在一起啊 XD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6-04-12 19:43:00高雄是一路下滑,很多建商跑路的樣子。很多法拍。我家那棟有人腰斬。大概幾年前高雄慢慢回升,超越當時的高點。
作者:
amury (快馬加鞭)
2016-04-12 19:47:00高點跌三成啊, 那就2013~2014間的實價打七折進場這樣。如果以跌三成算滿足點,現在真的還早啊~
算上折舊 實際跌更多所以..感覺那些年高雄人換屋沒有不賠錢的但是賣便宜買也便宜 所以沒什麼
作者:
SiFox (疝氣の嚕嚕米)
2016-04-12 19:55:00現在利率低還是繼續緩跌,大概要拉長到20年了吧?日本化?
作者:
momon (小笨蛋)
2016-04-12 19:56:00那當年利率這麼高,怎麼還有那麼多人甘願被套那麼久啊?
之前都是政府出面砍頭 最近這次政府反而不讓犯人死所以歷史經驗不會重演,依我看就是盤
作者:
byte (byte)
2016-04-12 20:19:00以前是戰後嬰兒潮撐者房市不好還有起來的一天.少子化.靠外勞只有唯一解..如果靠外勞買是傳說..那跌勢止於三年也是傳說買到虧到...年初買年尾虧掉頭期款...已成為常態...台灣的未來請參考日本...目前完全符合...鬼城ing
作者:
LearnRPG (真是有趣的地方)
2016-04-12 20:27:002008年底 才跌半年就反彈了 一不小心就沒跟上了
作者:
byte (byte)
2016-04-12 20:30:00樓上看好請多多買.台灣首富就是你了.買個一萬戶吧反正一定賺我說的是LearnRPG
作者:
LearnRPG (真是有趣的地方)
2016-04-12 20:32:00扯我幹嘛 ...
作者:
edshen (尊重 友善 包容 清新 )
2016-04-12 20:32:00外勞還不來掃貨
作者:
veru (ccc)
2016-04-12 20:47:002008有跌倒三成才怪 連一成都很拼
作者:
SiFox (疝氣の嚕嚕米)
2016-04-12 20:47:00推~外勞救台論
作者:
stupigII (有遺憾,也不要有後悔)
2016-04-12 21:39:00緩跌就不只三年吧?
要盤幾年應該跟歐美市場復甦速度有關係。經濟前景不好,即使已落底,買氣也不會回升。
作者:
leon99 (李奧)
2016-04-12 22:37:00台萬有60萬外勞大軍會買 別怕
作者:
seuil ( )
2016-04-12 22:52:00時空背景不同 當時的經濟成長率高多了
作者:
previa (.)
2016-04-12 22:56:00这次跟过去不一样 少子化 老年化 前所未有的惨
這文章在玩數學遊戲啊 漲一百趴 跌五十趴就回來了而且還沒有把通膨計算進去
作者: pearlwei 2016-04-13 01:25:00
前面4次房市循環並沒有人口紅利消失這個大因素存在。
學者總說基本面,這十年看基本面喊跌的去年才開始應驗
1992~2003正好是台灣電子業起飛大好時買電子股投資科技業賺錢很快 誰要炒房? 跟現在比?
作者:
top911 (聖誕)
2016-04-13 14:10:00跌十年
作者:
iuirigi (memorize)
2016-04-14 02:00:00現在買房主力大都買了 和利息低剛好打平吧 可能就這樣不大漲也不大跌一直盤整吧 或是緩緩下降 除非有利多消息就看政府要端出什麼牛肉給投客或較有實力的自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