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hsu (shhsu)
2016-05-22 21:40:05內文:
發稿時間:2016/05/22 10:44 最新更新:2016/05/22 11:06
給我一個安全的家專題之2(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2日電) 買房子「眉角」很
多。看中意的房子,除上網查資料外,也要向建商或屋主索取圖籍資料比對實
屋,甚至要在不同天氣、不同時段,裡裡外外多走幾趟,才能確認是否找到理
想的房屋。
窮盡畢生積蓄買房,當然是人生大事。不論買預售或二手屋,大概沒有人可以
「拎著皮箱搬進去」就好。
● 建築安全履歷 未來重要目標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結構技師戴雲發推動「建築安全履歷」已十餘
年。他說,建築安全履歷在921大地震和今年初的206大地震後顯得極重要,其
中涉及實際鋼筋施工紀錄和結構力學,都是消費者看不到的基礎,卻往往關係
到每位居住者的生命安全。
206大地震後,他發現,許多建商推案時都會強調結構多安全, 鋼筋綁多少等
宣傳話術,或在接待中心展示綁得很漂亮的鋼筋結構給客戶看,但實際施工現
場是否都是這樣做,令人懷疑。
戴雲發強調,以前的房屋結構都要靠建築師和工地主任來把關,但建商早就該
用革新的、透明化的建築安全履歷來做,如同大家都注重食品安全履歷的道理
一樣。
「施工品質好的房子,一定賣得好,畢竟建築結構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一棟
樓施工品質90分,但只要一根柱子沒做好,地震一來歪倒,整棟建築也就歪了
。」戴雲發說。
● 先看平面圖 這些建築物不要碰
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建議購屋人,近期土壤液化議題發燒,民眾可先挑選
921大地震以後的建築物,或是有地下室的房屋, 並經由「土壤液化潛勢區查
詢系統」確認房屋是否位於高潛勢區。若在潛勢區內,可由外而內檢查,外觀
可檢查建築物有無傾斜,內部檢查梁柱牆是否龜裂。
戴雲發教導購屋人,除了去現場看屋前應上網查資料、功課不能省之外,可以
就賣方所介紹的物件,要求查看整層樓的平面圖,「只要是建築物呈大L、大
U、大T型的建築,根本連看都不必看」。他說,最好是四方型的房子,才值
花時間進一步了解細況。
他還說,購屋人到了物件現場先別急著進屋內,應該先繞建築物一圈,觀察外
牆有無45度的斜裂縫、外牆磁磚或大理石磚有無掉落,或是在大樓不同樓層週
遭圍上防護網(防磚掉落砸人),購屋人對這種建築的施工品質「心裡也有數
了」,建築物內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 公共設施及地下室 梁柱牆面要細看
進到建築物內,先看大樓1、2樓公設區的梁、柱與厚度大於20公分的RC牆,以
及樓梯與電梯旁的牆(地震時受力大)是否有45度的斜裂縫。戴雲發說,通常
這些場所也不太會去修補,若發現時,這棟建築物也乾脆排除在外。
最後進到屋內,觀察是否裝潢完畢,最好是不要有裝潢,以免會遮住漏水壁癌
區域。然後再看廚房和廁所的牆很容易潮濕,特別外牆還是「風頭壁」(迎風
面)更容易長期受風雨影響而滲水發霉。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估價師陳碧源則建議,購屋人看過大樓外觀後先
進到地下室,看看牆壁四週有無潮濕漏水(地下水)處,以及梁柱有無斜裂縫
,因為地下室是全棟建築承載最重之處,若連地下室的梁柱都有裂縫的話,「
這棟樓也就不必再看」。
● 看屋帶手電筒 打開天花板探究竟
至於進到屋內,陳碧源說,不妨帶著小手電筒,將廁所或廚房的天花板推開一
些,用手電筒照亮天花板內部,觀察有無潮濕或從樓上漏水,甚至曾經漏水漏
久了,混凝土鹽化後會和鋼筋分離。
若是購屋人相中一間有頂樓加蓋的物件時,陳碧源強調,頂樓加蓋部分最好是
採輕鋼架結構,千萬不能再用鋼筋混凝土或加強磚造,否則會影響整棟樓的結
構,還有可能遭鄰居檢舉。
葉春智還教一個小撇步,當相中某個區域的某棟樓,首次遇到房仲時,先稱持
有該棟樓的房子要賣,請房仲告知那棟樓的行情和優缺點,通常房仲會先說那
棟房子的扣分項目和參考價格。若一見面就說要買樓,房仲一定先說那棟樓的
加分項目,購屋人反而不易嗅出真實情形,待自己做過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要進
一步洽詢。1050522
連結: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762-1/201605220044-1.aspx
其他:
文中提到「只要是建築物呈大L、大U、大T型的建築,根本連看都不必看」
,那+型或井字型的是不是也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