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房市衰、都更慢 老公寓房價重摔

作者: ttmb (耶? )   2017-10-04 03:14:55
一直提到少子化 和老屋有折舊問題
追本溯源 想強調的不是 一直不買
而是 所謂量力而為的力 是什麼力
大家都知道 量力而為 這基本等於沒講
有人會跟郭董講 帝寶十億太貴 晚點買不要當盤子嗎?
短期三五年 房價怎麼走 我自己是覺得緩跌 但這比較難講
但如果 把錢梭在房子 心想把買屋當儲蓄的 要保值的
我覺得就要想想 有沒有這種功能
很多人說 少子化 是未來的事情
但既然要久住 那短期十年二十年不一定會脫手
考量到長期房屋可否保值 就很重要 畢竟人有旦夕禍福
如果房子不保值 身邊又沒足夠存款 那就有風險
落到這種田地 就不叫量力而為
回到這篇
其實 老屋本來就會折舊 日本折更兇 20年就打對折 台灣還算好
年輕一代 喝星巴克 拿iphone 沒為什麼 就是潮
社會整體富裕 文化就會變
你說 他們沒很有錢 這不是重點
現在很多中老年很有錢
可是品味個性什麼的 年輕時候就定型了 那時候社會整體還不富裕
現在老屋還最老 還是集中在40 50 等到再過幾年 就可以看到第一批古蹟屋要拿來賣
你想嗎 如果自住 住到老可能屋齡都近百了 在一堆房子可以選前提 是你要嗎?
考量現在都更困難 請問可以賣多少?
這價錢一開出 問題就來了
原來 可能在北市折舊比租金還貴
現在社會還一堆充斥的話術 幾天前去餐廳吃飯還聽到隔壁再說買房可以儲蓄
你如果是所得兩成三成還好
很多到四 五成 以為買房當儲蓄的 這未來真的有風險
人都用過往經驗判斷
台灣過往井噴經驗是建築在 出生率世界前三(好像5.X) 經濟成長兩位數
當然叔叔阿姨伯伯都跟妳說買房穩啦
這是廢話 你找同樣條件的 哪個不井噴?
但現在台灣怎樣 不多說了吧
這篇老屋不賣 只是跟妳說 未來人越來越重視質感
未來人比屋多越來越多可以挑
老屋新屋價差會反映出折舊
過去 大炒房時代 因為督更題材 中古屋被炒得跟新屋差沒多少
現在被打回原形 必然要面對
今日買的新屋 新古 中古 都必然會折舊 速度會比過往快 所以 還相信保值嗎
台灣過去幾十年 房屋都是投資商品 有儲蓄功能
未來隨著少子化 房子會成為消耗品
有些人說 有錢人會補
有錢人會買你老屋嗎?
有錢人無聊買十棟幹嘛?
有錢人捕的回砍半的鋼需嗎?
回歸 何謂量力而為
我覺得就是 你不能把買房當成儲蓄 就不用存現金或其他理財
這樣會有風險
當然你很有餘裕 那你就不要管別人怎麼講了
不過你如果還相信埋屋當儲蓄可以保值
財務太緊 也沒有退休或應急規劃 我就覺得要再想想
這才是少子化和老屋折舊議題的意義
當然很多人會說 難道要等這麼久嗎
不 有人有鋼需 或就想買 那就去買
只是 應該要有個觀念
房子會折舊 買盤越來越少 而且越來越嚴重
而鋼需未來減半 房子卻沒停蓋過 過去經驗完全不可參考
過去台灣人口其實比房價井噴得更快 用過去當參考根本頗ㄏ
在這前提下 就要考慮 財務上是不是要梭哈房產 或退而其次買可負擔的
我不會覺得房價近期可能跌就不買
虧不虧不是問題 但要虧的起
房子已經不是像過往 還順便賺增值錢了
你以長期角度 房子就是消費品
不要過去只漲不跌 聽人家說保值 等到壓一半薪水跌了才在該該叫
敢買就是要敢讓他跌 不要跌了才在喊傷經濟什麼斷頭銀行很慘之類的
總之結論 短期怎麼走 不確定
但房子本質是消費品 不是增值理財用的 是蠻明顯的
買房就買房 不要梭哈房產 心想儲蓄保值 甚至還想賺錢 到時候出事又一堆社會問題
大概是想表達這樣的概念
作者: C6 (0.0)   2017-10-04 04:00:00
跟你說一堆買房有好處的,基本上都是嚐過甜頭的,現在還能賺的根本不多
作者: guestcyc (Now and Forever)   2017-10-04 04:07:00
理性的角度與邏輯 推~!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10-04 04:17:00
你說的是台灣平均 還是台北市?
作者: beebeebee (beebeebee)   2017-10-04 06:20:00
作者: jinso7410 (Aso)   2017-10-04 06:55:00
推一樓 現在入房市根本沒利潤 除非自住現在一堆賣方還是想賣高於實價登錄就知道目前房市根本沒落底
作者: rintoo (你好凱蘭)   2017-10-04 07:01:00
您這篇真的寫的很棒
作者: albert1229 (良牙光)   2017-10-04 07:18:00
作者: birdyman (豬頭笨鳥人)   2017-10-04 07:23:00
====更正你一點:日本20年老屋 不只打對折====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10-04 07:31:00
現在還會一直講房子保值 房價井噴 的人都別有居心
作者: alexenderpp (亞歷山大)   2017-10-04 07:37:00
苦口婆心推!但大部分人不懂其他理財方式,只敢保守買房,這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7-10-04 08:17:00
呆灣人過去就是 把房地慘當成穩健投資並不知道 其實投資房地慘 槓桿大 風險高流動性又差 一賠錢 就是賠你人生大半輩子前幾天 還有多多 用人口密度來證明 呆灣房地慘 只漲不跌 而且是世界第一天下有只漲不跌的商品?天下有穩賺不賠的投資?
作者: ZhuBeiCity (Chupei)   2017-10-04 08:52:00
學生吧
作者: mantislin (mantis)   2017-10-04 09:14:00
昨天和淡江大學香港學生聊天,我詢問他一個假設性問題若台灣開放移民願意留台灣嗎,他說願意。政府還是有一手人口政策好牌可打,只是要看怎麼打。
作者: kage01 (嗯)   2017-10-04 09:16:00
香港太慘了 當然願意來台灣
作者: amiah (向前向後)   2017-10-04 09:29:00
推 量力而為,這時候越級打怪只能自求多福了
作者: jinso7410 (Aso)   2017-10-04 09:40:00
買房 不如買儲蓄險或是定期定額0050現在喊大多的人 我看八成是想出貨抓交替的賣方除非真的有剛需 那就量力而為 買個房與其繳房租不如繳房貸房貸1.68% 房租3%的話 那真的就推薦買房只不過少子化和台灣自住率八成來看未來這種剛需只會越來越少不只沒人要買房 也沒有人要租房
作者: tonyian (巨水瓶)   2017-10-04 09:51:00
說這麼多,銀行授管部早就考慮開始折舊比率了,呆了才以為房屋不會折舊,現在貸款成數高是因為爛吋頭跟地點才能,但某區域開始爆發法拍你再來看看折舊可以折多少,我朋友在授管的都說他們寧可背新房高價也不會買舊房,他們計算的折舊比率很可怕
作者: gglong (豆油)   2017-10-04 10:28:00
值錢的是土地啊…土地無折舊
作者: amury (快馬加鞭)   2017-10-04 10:40:00
就量力而為。說來簡單,但很多高估自己還款能力跟穩定度的.
作者: ilovestudykk (kkk14k)   2017-10-04 11:10:00
10年後來看看 到底值不值
作者: alanbread (歐買嘎)   2017-10-04 11:38:00
gg突破盲點,土地才是重點
作者: jinso7410 (Aso)   2017-10-04 11:41:00
去看看土地價值佔房屋總價多少 沒意外低於50%
作者: chenyei (documentarian)   2017-10-04 11:59:00
推頭腦清楚
作者: amiah (向前向後)   2017-10-04 12:18:00
但都是持分地,不搞法拍真是浪費人才啊
作者: Absenting (如果說..)   2017-10-04 12:47:00
沒閒錢的人最好不要碰,買老公寓說不定等不到都更自己就掛了
作者: winniebabyQQ (winnie)   2017-10-04 13:16:00
我相信你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10-04 14:06:00
土地持分...如果等不到都更還是沒屁用啊
作者: yijia1127 (我不是豪野人)   2017-10-04 18:01:00
認真看完,推!
作者: HCG10G8bear (78bear)   2017-10-04 18:17:00
作者: wahaha02 (wahahagan)   2017-10-04 18:25:00
買儲蓄險才不好
作者: lsc7258 (大饅頭)   2017-10-04 20:31:00
理性推
作者: fytnship (<( ̄︶ ̄)>)   2017-10-04 20:39:00
有錢人不少 但不會買你老屋 +1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10-04 22:22:00
有錢人當然買新房 一般人買老屋
作者: q135q135 (打工仔)   2017-10-05 00:37:00
邏輯清楚 推~
作者: kitakawamu (忘塵漪)   2017-10-05 15:52:00
分析清楚 推
作者: alfrog0414 (歐弗拉葛)   2017-10-05 17:19:00
北市老屋很兩極 有的維持得滿有質感的 拉皮+翻新都有這種開價4-5千萬還是有人搶但大部分公寓真的很爛就是了 這種也跟著開高價就好笑高齡化社會誰會住沒電梯的東西
作者: leesue (??)   2017-10-05 23:47:00
房子就要開始變負資產了啊,很多人不敢面對而已
作者: milkwind (hi~)   2017-10-06 00:33:00
買儲蓄險是87
作者: ertip (...)   2017-10-06 23:16:00
幾十人持份的土地 加上現在民粹式的做法 這種土地價值是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