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8-01-06 10:37:59我有在圖書館看到1984年14項建設的介紹,
裡面有一堆交通建設,像是捷運,二高..等等,
當中還有提到效益,其中一樣就是活化國土開發,促進土地房產增值,
從這點便可看出當時的建設,名為縮小城鄉差距,方便交通,
實質上炒地皮才是更大目的,據說1980-1990年代,
光是二高,捷運沿線乃至河川地地皮的炒作,
不只讓建商荷包滿滿,就連當時的政府口袋也麥克麥克..
政府會長期抑制房地產? 如果不是民怨,他們做多都來不及了,
為了國庫,為了稅收,為了GDP........
作者: galaraga911 (galaraga911) 2018-01-06 11:31:00
建設都是炒地皮?!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那要不要全台灣2000多萬人都擠在五大市區內就好,鄉鎮都不要開發交通都不要疏散,那請問這樣市中心會更貴還是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