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likali (噗醬)》之銘言:
: 大家好,在本版潛水已久,今鼓起勇氣提問,望大家幫忙解惑
: 家中成員2大1小
: 工作地:男在高雄、女在屏東,目前住鄉下婆家,收入加總每月13萬左右
: 人生目標:一家四口自組家庭 (跟公婆同住這個選項pass囉 )
: 心中買房考量前三要素:小孩學區競爭力、
: 大小坪數夠用舒適、
: 若n年後"想換屋"不賠即可
華人很喜歡講孟母三遷的故事。這跟板上喜歡用Pseudo-Psycology來解釋社會現象,沒什麼兩樣。
浪費時間,毫無參考價值。
我們來討論有科學根據的東西吧。
美國政府在1966年做出Coleman Report. 7百多頁,包含六十多萬的教師,學生的調查報告。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012275.pdf
結論。提升成績,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成員的組成,學生對未來的期許,教師的溝通能力,還有最重要的,家庭。
這份報告,造成美國開始bus-in黑人到白人區的學校上課。
Dr. Coleman在1975更新他的調查。結論,integration的作法失敗,因為你需要大部分的好學生(約3/4)包圍少數的壞學生才能把壞學生的成績拉起來。
學校資源,老師好壞,影響不大。
這是對教育成敗的科學研究的起始。
當然後來有更新的研究與調查。
只講結論。
家庭和樂,父母關心小孩的學生,成績好。家庭富裕比家庭貧窮的好。學校,同學,影響小。
父母要讓小孩成功的幾件事。
學會做家事(華人對這結論很意外),教導良好人際關係(Social Skill), 立下遠大的目標,不要給過大壓力,了解過程比結果重要。
Harvard好,其實時因為它聚集了最好的學生。好學生到哪裡都是好學生,但壞學生在好環境也可轉好一點。
我會建議你選A,良好家庭生活的環境,仔細觀察小孩的成績,和小孩的教師建立良好關係。如果小孩成績真的不行,再想辦法轉學。
你自己如何帶小孩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只是求心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