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9-02-14 23:08:34如果有研讀過經濟學,大概都會聽過一個名詞-中等收入陷阱,
意即一個開發中國家經過經濟多年快速成長,工資與營運成本大幅提升後,
造成企業獲利增長漸緩,投資意願漸低,假如產業沒有順利轉型或提高競爭力的話,
經濟成長力道與所得就會逐漸停滯,這現象尤其在內需力道不強
又缺乏外銷主力產業的小國來說會更加明顯.
當一個國家走入這個關卡時,政府會如何? 要嘛就讓貨幣大貶振興外銷,
但是後遺症相當大,且貨幣貶值會讓物價暴漲,要嘛就加大政府支出,
但只有在財政充裕的國家才適合,要嘛就主導產業轉型,成功的話拍拍手,
失敗呢? 又重回原點,要嘛就拉抬資產-提振不動產,利用不動產價格推升的渦輪效應
來刺激整個內需產業與拉高GDP,假如能用的都用完的話,若要脫離中產陷阱,
大概只剩不動產可以搞了.
台灣之前一段時間實質薪資倒退,這就代表走入中產陷阱,
現在的情況是外銷還OK,但是除了少數技術能力佳的企業外,都面臨很多競爭與挑戰,
傳統產業一堆主力都在大陸,而由於中小企業的邊緣化,造成新創企業愈來愈少,
連帶影響GDP,失業率也開始降不下來,政府儘管一直想要維持居住正義,
可現實情況是經濟擴張力道不足,政府不只不太想再打房,還想振興房市,
利用不動產來拉抬整體經濟,以便達到目標GDP,改善實質薪資問題,
況且,經濟牽扯到流量與存量,現在是富者愈富,企業是大者恆大的M型社會,
M型右端的人有投資房產需求,企業也有地產買賣套現與出租的投資業外收入,
既然不動產需求如此之大,政府也需要不動產創造GDP與改善國庫,
房價怎麼會大跌呢? 除非景氣很差否則只會易漲難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