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Ceca大在推文中提過,
經過近年比較多的觀注,還真的是這樣。
股價反應就是快,重訊一公告就是噴,
恐慌一結束,窒息量過後就是彈,
當然還有營收棒,公告前先噴,
公告後跌的台灣特例。
比如小弟po文:
1. 9/12股市要動盪,有機會撿便宜
2. 12/6長實撿便宜
兩個月後一翻一翻兩瞪眼,
帶著特定立場的板友想炮你都沒機會。
房地產反應真的慢,也辛苦,
比如小弟po文:
1. 2017/6,2017/7碧湖君鄰的觀點
2. 2017/9,換屋族的甜蜜點
換屋族想法其實2016年底就一篇了,
只是那時在房板吵一吵,不爽刪光前文。
快過兩年了,現在回頭看,
才比較容易證明你的看法,
比較不像當年一po出來,在當年的氛圍下,
被戰到好像自己是個瘋子。
畢竟自己不是專業在網上戰的,
股市idea多,但因為是本業,只能偶而分享,
不過房地產想法可以天天update討論,
現在回頭看,戰房地產真的需要耐心,
股市真的很high。
為了充實文章,補點財經知識,
最近一些文章開始討論投資房不如投資xx,
其實Asset Class不同,每種都有存在必要,
以下根據我個人能力。
1.股票:
波動大,固定收益中,資本報酬高,槓桿低
2.債券:
波動低,固定收益低,資本報酬低,槓桿中
3.特別股:
波動低,固定收益高,資本報酬中低,槓桿中
4.房地產:
波動低,固定收益低,資本報酬中低,槓桿高
這邊可能有人不同意,
房地產波動是低的,因為對訊息反應像恐龍,
個人經驗兩三個月內,還是能在差不多的行情中出貨。
另外比較投股票、房地產的毛報酬是不對的,所有資産間的比較都需要比較槓桿後,
壽險公司也不是笨蛋,如果美股那麼好,為什麼不all in,買一堆、屯一堆房產幹嘛?
最後,
挑選哪種資産還要考量個人在那個領域,
擇機、擇時的能力,
比如,
行情50萬,現在癈墟賣你40,買不買?
買,因為我們翻新只要3,交易成本3,
賺4,這是擇機能力,
擇時,大趨勢判斷,這一天到晚都在戰,
不多説了,要說就是一整串。
住房需求是剛需,
如果你認為房價會像HTC、國巨,
那你犯了根本性的錯誤,
台哥大、大台北瓦斯的修正才是參考性高的,
任何資產漲多了就會跌,
每個區域供需不同,你看的區域跌多少,
還是需要你自己來市場體驗市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