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去研究過台灣經濟發展期的實業發展與政策方針,早年台灣是計畫經濟,
而且偏向勞力密集,因為人工便宜所以成為代工中心,
連帶讓台灣步入工業與製造業社會,後來到了1990年代再轉型為科技服務業導向,
實業絕對是讓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來了,實業必須要跟大環境,
乃至國外競爭對手競爭,台灣像樣務實又高瞻遠曙的實業家有沒有? 有,
但是很少,政府的實業政策方針做得如何? 歷任政府都做得不盡理想,
造成台灣實業與國際競爭力不足,代理代工與低毛利的企業一大堆,
想當然爾,實業推動經濟成長力道不夠,實質薪資上不去,失業率降不太下去,
只能說是前因後果的關係
偏偏政府對經濟就只看這幾項數據-GDP成長率,實質薪資變動率,失業率,
股價指數變動率,總認為把這幾項東西達標就是經濟政策上的成功,
至於房市呢? 在經濟偏弱時,往往成為政府拿來'榨取'GDP的工具,
因為這是立即性最強的工具,但代價也最高,如1986年台幣大升影響外銷,
政府便推出幾條振興房市措施,儘管最終讓經濟順利成長,
付出的卻是上漲三倍的房價,2004年長期的悶經濟,
政府也推出降低土增稅等一連串振興房市措施,
結果也讓房價漲了許多,2008年金融海嘯後為了加速經濟復甦,
則是降遺贈稅與開放資金,房價一樣大漲.
由此可知,利用資產增值達成經濟目標是主政者慣用手法之一,
相較於政府對於實業政策的消極,身為中華民國國民大概也只能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