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ikaru0614 (阿光)》之銘言:
: ※ 引述《sdhpipt ()》之銘言:
: : 其實這個不用爭 小時候都教過的
: : http://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2S116/102S116_AA10L01.pdf
: : 經濟學原理的租稅模型
: : 凡是對某個市場課稅
: : 一定產生無謂損失(社會福利淨損失) (圖中E+F)
: : 然後 租稅轉嫁問題
: : 一般來說是房東出一部分 房客出一部分
: : 各自分擔的比例要看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
: : 圖面中原本市場均衡價格是中間那條水平線
: : 課稅之後 房東拿到的是下面那條水平線的價格
: : 房客付的是上面那條水平線的價格
: : 上面的線減中間的線差價就是房客被轉嫁的稅
: : 中間的線減下面的線差價就是房東出的稅
: 我一開始講的供需 其實不用這麼複雜的學理解釋
: 我指的是 "全台灣" 空屋率過高的問題
空間跟交通會影響房屋的替代效果
討論全台灣是沒有實益
屏東的房子替代不了台北
: 暫時撇開大北部不談 我們談談台中以南
: 嘉義 彰化 屏東 這些地方供過於求 這沒有爭議吧
這裡的供過於求只是住的比例低
但是如果是一堆老家舊屋
不缺錢的話,也不會丟到市場殺價競爭
這裡的供給沒有想像大
: 人口外移 都市化
: "那為什麼沒有出現日本 或者歐洲出現過的 1元買房 反而還上漲呢?"
: 因為房屋持有成本太低 空屋放著沒關係
: 這也造就所謂 賣不出去加價賣 這句笑話的來源
: 如果今天全台房屋實價課稅 假設課1%
: 這些地區的房價會不會跌
會,不過要課很高吧
不然也只是繼續放著
不然頂多拆了建物繼續囤地
: 這些地區跌價了 會不會影響周邊地區 甚至高雄 台南 台中
距離要近的才有替代效果
: 那慢慢的 台北一些收入固定但是不高的人 (例如軍公教 大企業員工)
: 會不會想要調職到南部來 反正薪水死豬價
那要南部有可以替代的工作
很抱歉 工作大部分在都市
現在屏東跟台北房價就差很多了
也是很少人會調去屏東
: 慢慢的台北人口壓力也就下降 最後達到一個平衡
: 我這裡說的都是大方向 當然台北的空屋和都更本身也會提高供給
: 另外 提高持有成本也能夠促進都更
: 因為老舊房子租不出去賣不掉的話持有成本太高
拆了囤地就好
: 另外回覆前面看到的一些問題
: 1.日韓房價高妳怎麼不提
: 首先我看不懂韓文 這部分我沒辦法
: 但是我們看日本 這是我隨便找的
: https://tinyurl.com/yydxur5c
: "新宿區 全新建物" 含稅1653萬(匯率按今日台銀匯率中間值)
: 地鐵站走路15分鐘內 土地面積15坪 建物面積24坪的三層樓透天
: 說日本貴的 麻煩在台北市找一個類似的我看看
: https://tinyurl.com/yxhdvfnl 台北市光空地12坪就1600萬左右了 房子當送你?
東京是平原,台北是盆地
: 2.蛋殼區價格跌 是要買的人去死嗎?
: 你有在乎過宏達電買1300的人的死活嗎?
: 如果真的都是剛需 一間自住的 房價漲跌跟你有關係嗎?
: 如果是投資客大房東 那我只能說
: 投資有賺有賠 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投資客真金白銀買房
賺錢也是他家的事
: 3. 年輕不買房 老了沒人租給你
: 坦白說 以台灣現在的人口結構
: 老了我不相信租不到房
: 少子化在持續個10-20年 你告訴我 嘉義 彰化 屏東租給誰?
我可以放著當倉庫
出租以後造成產權糾紛的話
我寧可看著台長草房子長榕樹
: 台灣醫療產業還算發達 一周通勤看一次病不過分吧
: 如果連這些地方都租不起就滾出台灣阿
: 我前面也有說過 我也做好滾出台灣的心理準備了
: 雖然家裡有留房下來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
: 如果你不是大房東 房價上漲會帶動生活成本上漲
是 但是最源頭是貨幣政策
雞排都不會降價了房子怎麼可能降價
: 因為商店 餐廳 便利店 都需要土地和房
: 如果你只有自住一間 遲早你會負擔不起高昂的生活成本而被迫搬走
: 難不成你們以為台北新竹的餐廳貴 是因為食材特別高貴嗎?
: 我也不是鼓吹空軍
: 我只是看不慣一堆人 指著牛頓的蘋果樹說
: 蘋果掉下來的原因是因為
: 這棵樹地段好 臨捷運站 未來有上漲空間
: 政策鼓勵炒房就像地心引力 是事實
: 但是台灣的房價距離所得中位數太遠也是事實
貨幣政策比所得影響大非常多
: 我記得之前八卦版的金庸大都支持實價課稅(印象中 有誤請糾正)
: 尤其是只有自住房的 別以為買了就安心了
: 房價繼續漲上去 總有一天你會住不起
: 大房東們就當我放屁吧
: 你們的確最有資格捍衛高房價
: 那就看看如果不打房 20年後台灣會怎麼樣
我只知道20年前嫌房價貴的現在應該會後悔
實然跟應然是兩個不同的層面
房價應該怎樣每個人怎麼想都可以
但是房價實際上怎樣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追隨市場就好
以為理想的政策最後都會讓你更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