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gita (不見了)
2021-09-17 19:52:26去年疫情爆發前買了3500+w的老華廈,
走路到公司 15分鐘,
社區有管理員收包裹跟清潔公司收垃圾。
頭期+裝潢近千萬,賣了約一半的公司股票,
結果房價漲了一點點,股票暴漲一倍有餘,
價差令人捶心肝,但資債差額也因此縮水不少,
估計再2-4年內負債可以歸零。
我想分享自己以前主要擔心的轉變過程:
「高薪工作不穩定,若失業怎麼繳高房貸?」
不管從自己或觀察身邊的人經驗,
越高薪的工作薪水漲幅越快,
我大學畢業前八年薪水只漲了一倍,
後十年卻漲了1x倍(無跳槽)。
台灣高階工作真的非常缺人,
(我面試平均一個缺要找半年)
如果上得了車,其實沒那麼容易被甩下來,
就算真的不幸被資遣,
手上維持一定的現金(個人是2年房貸+生活費)
還是可以撐到找新工作或賣掉房子。
(因此我個人建議買地點好容易脫手的房子)
不過我至今還是認為在北市買不如租,
那個報酬率怎麼算都很感人,
能有紀律地存股也不錯。
但為什麼我最後還是簽下去了呢?
因為當時超音波照到是女兒,
然後腦中就一直閃現被植入的「富養」二字,
這一年多一起住在老婆參與設計的房子裡
到目前為止幸福感大約有90分。
願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住房與理財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