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安
我的觀察啦
這個市場上房子的總價關鍵呢
就是我們的房貸「月付金」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的價格
還是取決於廣大可憐剛性們可否負擔
這個可否負擔的定義
就是在主觀下還有生活品質可言的狀況
一個人還繳得起房貸
假設我們政府說台灣人均月收入是4.2w是事實
我認為1個人一個月1w塊當生活費是還能接受的
當然
這個就看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扣掉1w後的3.2萬
就是回推後的我認為的市場房價
(30年期/1.4%年利率=貸1000萬)
地區別太瞎的話,貸款金額在這個價格之下的物件,我認為一定是更為搶手的
因為在買房之餘
就還能保有更多生活品質
這是個很巧妙的平衡
貸款成數(關乎頭期款)、年期、利率
只要一個條件大變動
就可能就會讓剛性付不起
連帶價格就會有所變動
作者:
abc0922002 (ABC一值都是很nice的)
2021-12-17 14:54:00我以為是每個月付給銀行的利息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21-12-17 15:07:00這彈性超級大 有的人是一個家族在撐
作者:
g11121s (鈾235-步步為贏)
2021-12-17 15:16:00這不是常識嗎XD
想太多了 你怎麼會覺得「平均收入」的人要能買房你知道台灣有多少人 有幾間房嗎?如果台灣有兩千萬間房子再來說人人買房吧
作者:
pxycho (trolltrolltroll)
2021-12-17 15:50:00我覺得這篇概念沒有錯,以竹科買房主力來說,月薪20萬上下其實一個月房貸不超過五六萬對生活品質沒太大影響,貸15、20、25年反而一般人不會有太大感覺,反正真的要提早退休或出國賣掉就好,每個月現金流能維持就好
作者:
freekid (世界真是小)
2021-12-17 16:08:00你為什麼把常識說的這麼慎重...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1-12-17 16:24:00無論你怎麼算,都是要榨到你上完班回來睡覺再去上班啦,錢全部付出去,他們會幫你出國、喝咖啡、吃燒烤
以前可以扛,現在是把你買的房子變小兩個人扛以後就是一家三口扛,四口扛,寵物一起扛